「太美了!中國文化之美讓我感到震撼!」哥倫比亞駐華大使目不轉睛地看着中國書法家張飆在紅紙上飛舞的毛筆,情不自禁地讚嘆。
日前,中國書法家協會的50位理事在釣魚台國賓館現場潑墨揮毫,為40個國家駐華使館撰寫並贈送春聯,令來自五洲四海的國際友人大開眼界,紛紛稱讚中國文化令人印象深刻,呼籲中國傳統文化應得到年輕世代的繼承,並傳播到全球。
「二十四,寫大字」這句北方民諺,說的是農曆臘月二十四這一天,中國老百姓們家家戶戶貼春聯、寄託對新一年的美好祈願的傳統習俗。中國農曆臘月二十四,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央國家機關分會和書法研究院主辦,首屆「中國書法名家新春送福進使館」活動應時舉行。
中國書法研究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張傑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書法家們心懷對全球人民幸福、和平的美好祝願,以書法藝術作為媒介,通過現場題寫、贈送春聯這樣一項充滿佳節「年味兒」的活動,向各國使節表情達意,希望通過他們,將祝福送到全球各處。
書法是中國人品格、美德的象徵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曲藝家趙保樂表示,書法作為中國人品格、美德的象徵,應作為一個「中國符號」,推廣到全世界。他提出,書法等傳統文化走進課堂,讓孩子們從小熏陶於傳統藝術的氛圍,是傳承民族文化的基礎和關鍵。
哥倫比亞駐華大使卡爾門薩.哈拉米略對新華社記者表示,自己熱愛中國文化,現場欣賞中國書法名家題寫春聯,令她印象深刻。「如果不能保存和傳承中國文化之美,將是一種罪。」
「文化交流,已經不是政治經貿交往的附屬品,而是國與國關係的重要構成部分。」贊比亞駐華大使格特魯德.瓦阿佩在活動致辭中表示。
玻利維亞駐華大使吉耶爾莫.查盧普.連多告訴記者,今年將是自己在中國度過的第七個春節。他表示,這是一個信息互通的網絡時代,以往對中國有曲解的各國人民,會逐漸了解到真正的中國既是一個經濟大國,也是一個文化強國。「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家每一筆都蘊含着深厚的文化積澱。我知道他們下筆一揮而就,但就如何行筆佈局可能已經醞釀數日、數周甚至數月。」這位「中國通」大使一邊欣賞,一邊向他的部下解說。
活動現場,還有來自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和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的小小「書法家」們獻墨,楷書、隸書、行書都寫得有模有樣。8歲的百合小朋友學書法已經有兩年半時間。她告訴記者,寫書法不無聊,很有趣,每天一個小時的練筆其實趣味盎然。
津津有味地觀看小朋友們擎筆行雲,斯洛伐克駐華使館經濟參贊杜尚.馬魯夏克讚嘆說,從童年起研習書法藝術,經過刻苦磨練,最終達到大師的境界,正體現出中國文化的深厚和精妙。「來到中國就知道,這個五千年文明古國絕不是只有廉價產品的世界工廠,中國文化值得並且應當廣為海外所知。」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