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榮伙 李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薇、彭謙 東莞報道)「那些英國人看不起我們,說不花個3年,東(莞)深(圳)工程幹不下來!哪知道我們只花了11個月!中國人的努力是不可想像的!」回憶起50年前興建東深供水工程的點滴辛酸,現年76歲的張榮伙眼角有淚,笑容中卻是滿滿的驕傲。
沒日沒夜三班倒施工
1964年初,從部隊退伍的他因熟悉水利電工,被分入東深工程總指揮部負責架高壓線,隨後直接參與了東深工程初期建設和一期二期三期擴建。對張榮伙而言,東深工程幾乎是他生命的全部,枯燥的數字,在他的心裡變得有血有肉。「1964年2月工程開工,10萬民工大軍進場,機器聲日夜轟鳴,全國鐵路火力全開,只要是東深工程的物資必定『隨到隨運』,而全國14個省市更是為工程生產了全部的專用機電、機械設備。耗費3,700多萬,把東江水經過8級提水,倒流83公里......」
張榮伙永遠無法忘記,1965年3月1日。在這一天以後,6,820萬立方米的淡水從東莞橋頭鎮倒流進入深圳水庫,從此香港同胞再無缺水之苦。
回憶起在工地沒日沒夜幹活的一幕幕,張榮伙感慨,在當時民工都是24小時3班倒施工,根本沒有想休假的想法,唯一念頭是要盡早完成這個「對外工程」,讓香港同胞更早喝上淡水。
東深供水工程規模宏大,引東江水南流至深圳市,需將其中一條原本由南向北流入東江的支流--石馬河變成一條人工運河。
遭遇50年一遇大洪水
這條河全長達83公里,需要建設包括6座攔河閘壩和8級提水站。「最困難的是我們遭遇5次強颱風和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張榮伙說,當時施工到一半的很多材料尚未回收,洪水已經襲來,不少木材被沖到下游,淹沒水中。「待災情好轉,一百多名工人就跑到下游去找材料了,幸好找到了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