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財政適度擴張 頂住經濟下行壓力


放大圖片

■外國記者在會上提問。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兩會報道)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昨日表示,我們要穩步去槓桿化,但又不能造成經濟的「斷崖式」下落。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必須採取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今年中國預算報告赤字率為2.3%左右,按當年實際收支差額口徑看,赤字率要大一些,約為2.7%,財政政策支持經濟的力度更大。

今年實際赤字率達2.7%

樓繼偉解釋,財政部代表國務院提交的預算報告中,調入了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有1,124億元(人民幣,下同)結轉資金用於今年的開支。另外,地方的歷史債務,從今年開始轉為餘額管理。去年地方債務的還本部分是993億元,今年肯定超過1,000億元,可以通過發新債還老債解決。所以在口徑變化之後,就有2,000多億元可安排的支出。

樓繼偉說:「這些支出如果按當年的收支差額計算赤字率的話,實際上差不多是2.7%,但在預算中無法表達,因為結轉資金都已經列過支出,只是還沒有花出去,現在我們重新花了,但不能第二次列為支出。」

保持足夠的支出規模

對於財政收入,樓繼偉認為,隨着經濟進入新常態,7%左右的GDP增長,以及連續30多個月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負增長,對於中國以間接稅為主的稅收體制來說,收入增長比較乏力,面臨着巨大的壓力,過度刺激政策造成財政收入超強增長已不存在,未來一段時間都可能保持一位數增長。

在財政支出方面,要加大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力度,來保持經濟處於合理增長區間,由此有必要保持足夠的支出規模,但一些不合理的支出也要調整。比如對環保節能產品給予消費補貼的政策就取消了。因為效果不是很好,管理非常複雜,出現了很多拿這些發票來騙補貼的情況,本來應當淘汰的一些企業通過各種關係拿到補貼後反而繼續存在。

相關新聞
不動產業「營改增」年內定案 (圖)
財政適度擴張 頂住經濟下行壓力 (圖)
中央將續在港發行國債 (圖)
清理地方稅收優惠非針對台商
四手段解決地方存量債務
今年「三公」經費不多於去年
兩會今日(7日)看點
習近平:反腐有利經濟發展持續健康 (圖)
農業部:保障農產供應 轉基因不缺席 (圖)
供過於求致倒奶 資助奶農拓市場 (圖)
周小川:M2目標保持靈活性 (圖)
錢穎一:降息為沖抵通脹率下降 (圖)
委員倡放寬公積金提取 可轉為工資 (圖)
雷軍籲修《公司法》 促進創業投資 (圖)
胡春華:一如既往反腐絕不手軟 (圖)
朱小丹:港個別噪音難撼粵港合作 (圖)
「兄弟」合作 香港莫蹉跎 (圖)
粵自貿區掛牌 只等一紙批覆
李春洪倡泛珠合作上升國家戰略 (圖)
240餘記者聚焦廣東團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