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遼寧宋家溝村與奶企合作建立收奶站,解決農民賣奶難。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麗丹 兩會報道)2015年新年伊始,內地多省份發生大規模奶農倒奶事件,引發各界廣泛關注。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昨日在記者會上回應稱,這一方面是由於去年奶業增產明顯,供過於求,國際市場的奶價大幅度下跌,他亦承認國內的奶業和發達國家存在差距,將資助奶農拓市場。
余欣榮表示,倒奶、賣牛現象產生的原因比較複雜,首先從國際上來看,2014年全球的奶業增產明顯,所以導致了國際市場的奶價大幅度下跌,由此推動了我國進口奶粉大幅度增加。
再從國內來看,2014年全國的生鮮奶產量達到了3,725萬噸,增長幅度是2007年以來幅度最大的,增加的產量是最多的。國內市場消費增加的幅度趕不上國際奶粉大幅度的進口和國內奶業大幅度的增產,導致了國內養殖戶鮮奶的收購價格下降。
內地奶業規模不及國際
他表示,第三個原因是比較長期的原因,也就是國內的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成本上、產業的鏈接度上,和國際的,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奶業發展存在差距。中國的奶業還沒有擺脫規模小、成本高、國際競爭力相對弱的狀況。余欣榮表示,「我們各級政府採取積極的措施,支持和幫助奶牛養殖戶度過困難,包括補貼、保險、開拓市場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奶價下跌對奶農造成的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