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 曾永堅
內地、香港股市周二同步受中國發布的通脹數據所拖累。內地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以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表現,引發市場增加中國面臨通縮壓力有增無減的憂慮,投資人把關注點重新投放整體經濟持續放緩的趨勢,削弱資金現階段進場的意慾,而港股的跌幅大於滬深股市。
上證綜合指數終盤下跌0.49%或16.34點,以3,286.07點作收,深證綜合指數則上升1.19%,終盤於1,691.98點,繼續受惠深港通效應所產生的正面效應,滬深股市成交金額較周一縮減0.8%至6,519.9億元人民幣。滬股市的下跌主要受金融類等權重股的回落所拖累,不過,市場對人民銀行將加大寬鬆貨幣政策力度的憧憬有助紓緩跌勢。
PPI長期下跌 需求疲弱
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1.4%,增幅高於市場預期的0.9%。儘管如此,市場普遍認為2月CPI呈現反彈,主要受春節時間的錯位因素所致,加上,若比對季度調節後的環比趨勢,內地下游環節的通縮壓力依然持續。至於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的表現,更顯示內地中上游及上游部分的通縮壓力持續增加。
2月份的PPI同比下降4.8%,跌幅多於市場預期的下降4.3%,為連續35個月負增長,環比則下降0.7%。PPI於2月份的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負3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負1.8個百分點,數據表現進一步反映中上游及上游環節,依然受困於不少行業呈產能過剩以及實體總體需求較疲弱等問題。
2月份通脹數據卻進一步強化市場對人行將加大貨幣政策寬鬆力度的預期。除繼續於公開市場採取逆回購操作外,預期人行將會進一步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今年內降準的幅度將可能達150點子,相關政策預期有助紓緩滬股調整壓力。(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