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呼籲的士改革應還權於市場。張國華認為,移動互聯網約車模式,有效打破的士公司壟斷的經營制度。 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籲放寬牌照申請 促打破行業壟斷
今年伊始,的士司機罷工潮先後在內地多個大城市相繼發生。面對專車預約軟件競爭,的士司機選擇集體罷運來抗議利益的「蛋糕」受到侵蝕。而在市場化思維下孕育的私家車「加盟」專車模式,被扣上非法運營的帽子,遭到多地交管部門的查處。今年「兩會」,不少代表委員聚焦的士壟斷問題,呼籲的士改革應還權於市場。專家指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士公司壟斷經營制度建立的基礎已不復存在,是時候打破的士行業壟斷了。中央可以考慮制定試點城市,突破現有制度的特權,鼓勵探索優選的改革路徑。地方政府也應該頂住既得利益集團的壓力,順應時代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琳、彭凱雷 實習記者 彭彤 兩會報道
今年以來,瀋陽、南京、濟南、長春、成都等多個內地城市連續出現的士罷運事件。部分的士司機認為專車約車軟件搶了他們的「飯碗」,讓本來就不高的收入再打折扣,因此以罷運表達不滿。迫於壓力,不少地方交管部門向專車發出禁令,明確私家車參與專車運營屬於違法,將按「黑車」從重處罰,並追繳違法所得。
地方交管部門的表態,似乎平息了的士司機的憤怒,但卻引發了輿論對這一行業壟斷體制的聲討。輿論觀點認為,的士行業的壟斷不僅直接導致了城市打車難,而且高額的「份子錢」也「綁架」了的士司機。而的士公司卻可以毫不費力就日進斗金,成為這一壟斷體制的最大受益者。
今年兩會,不少代表委員就對打破的士壟斷頻頻發聲。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指出,打破的士行業壟斷關鍵還是要打破的士牌照的壟斷式管理,實行完全市場化,將的士數量的配置徹底交還給市場,直接向符合准入的一線司機開放的士經營權,允許他們繞過「坐收漁利」的的士公司,通過向政府交納一定的運營管理費用和公共資源佔有費用,直接向市民提供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律師施傑認為,的士行業應該仿效目前各級政府在個體工商登記簡政放權的做法,減少中間環節,減少對末端從業者的盤剝,允許公司和個人直接申請牌照,讓行業實現市場調節。「市場如果真的飽和了,就沒有人會來申請了,測算人口規模配給的士數量的做法已經過時。」
改革方案最快上半年出台
對於的士改革,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兩會期間回應稱,交通運輸部已經對此進行了三輪的深入調研,黨組研究意見已經完成。主體的思路是,將使用者、經營者、互聯網企業等多種主體的利益協調好,用一個最大的公約數,使得的士管理走向正確軌道。「如果進展順利的話,今年上半年就有可能公佈改革方案」。
事實上,這並非官方首次表態要推動的士領域改革。此前,朱鎔基和溫家寶兩任總理都對打破的士壟斷有批示,但改革迄今未見邁出實質性步伐。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就直言「壟斷了這麼多年,早已形成了一張根深蒂固的利益網,誰捨得放開?」
改革還需中央與地方合力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研究院院長張國華向本報坦言,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對打破的士壟斷仍在觀望,一方面來自於地方的士既得利益集團通常在地方具有較強影響力,為政府造成了一定壓力;另一方面也來自於作為重點維穩群體之一的的士司機群體在維護自身利益過程中給政府帶來的壓力。
「的士改革還需要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合力才能成功」,張國華建議,「中央可以拿出更明確的行動,例如制定試點城市推進的士改革,給地方主政者以信心和激勵;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應放眼長遠,在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下,在進一步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理清政府與市場關係的改革深水期,的士行業的成功改革勢必成為全國的亮點與參考,也將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政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