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約四成受訪者誤以為獲得課程註冊編號的非本地課程,已由教育局作資歷認證。李穎宜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穎宜)現時香港有近1,200個由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機構開辦的課程,包括證書學位以至碩士博士等名目,有關課程雖受法例監管需要向教育局「註冊」,但其實不涉及任何學歷評審及認證。工聯會接獲市民求助,指曾報讀菲律賓大學在港提供的「博士」課程,修畢時就所獲學歷申請正式評估,卻只等同香港的碩士程度,認為「白白浪費了10多萬元(學費)」。工聯會引述其調查指,約四成人誤以為海外課程獲「註冊編號」已等同資歷認證,建議教育局加強宣傳教育,避免再有人因混淆而蒙受損失。
四成誤當「註冊編號」即認可資歷
工聯會在今年2月透過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進行有關海外課程資歷認證的調查,收集284份問卷。總會副會長王吉顯指出,約21%受訪者不認識甚麼是學術評審;約四成人混淆「註冊」及「認證」,誤以為教育局就海外課程發出「註冊編號」等同已認可其資歷。另一方面,就現時獲海外資歷的市民,需要個別向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申請評估安排及繳2,160元收費,逾半受訪者認為不合理。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引述指,有已獲碩士學歷的市民曾花3年及10多萬元,以遙距方式報讀菲律賓大學在港辦的「博士」課程,但畢業後作正式評審時,發現課程只等同本地碩士程度。他認為,當局需要加強「註冊」及「認證」制度的宣傳教育,長遠更應要求教育機構先為課程取得資歷認證,並負責有關評審費用,局方才能發出課程註冊編號。
教局:僱主院校決定是否承認
教育局回應指,有關非本地課程水平、廣告、收費及退款安排,均受《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 規管) 條例》規管,有關註冊安排並不表示該課程因而獲承認等同本地學位課程。升學及就業方面,非本地學術資格的承認,全由個別僱主或院校酌情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