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德國近日宣佈願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不過日本就明確表示不考慮加入亞投行。圖為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左)和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近日在柏林出席新聞發佈會。新華社
孫立堅指出,日圓的國際化折戟,應作為前車之鑒,因為真正的需求必須來自市場,並非純粹的行政手段便能推動。上世紀70年代後期,日本經濟異軍突起,從而開始了日圓的國際化進程。進入80年代,日本的經濟地位不斷上升,成為當時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日圓國際化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1980年12月,日本大藏省頒布了新的《外匯法》,實現了日圓的可自由兌換。緊接其後,日本加速了金融自由化改革。1984年對外匯交易的兩個規則作了修訂,其中包括外幣期貨交易中的「實際需求原則」,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外匯期貨交易,而不受任何實體貿易的限制。另一項規則是「外幣換為日圓原則」,即企業可以自由將外幣換成日圓,也可以將在歐洲日圓市場上籌集的資本全部帶回日本。此後,日本政府又在東京創設離岸金融市場,開放境外金融市場,這一進程一直發展至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的爆發。
日圓沒實現國際化功能
儘管日圓的國際化已經推行了30年,但是在全球範圍內,日圓並沒能夠實現其結算貨幣、儲備貨幣、交易貨幣的國際化功能。遑論美元,日圓即便較歐元都有相當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日本經濟地位下滑的背景之下,日圓的國際化之路前途暗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