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即使耳朵聽不到讀屏軟件、指頭摸不到點字,曾芷君亦能以嘴唇去「品味」文章,並跨越學習和考試的障礙。 資料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唇讀狀元曾芷君與只有四指可動的譚永亨等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先後憑荍V力克服不同障礙成功升讀大學,他們的故事讓港人感動至深,也令相關教學支援工作引起社會關注。特區政府在全港中、小學推行「融合教育」至今已逾15年,融合教育讓SEN學生於普通學校上課,推動共融校園。那麼你對SEN學生有何認識?對一些患有自閉症、過度活躍及專注力失調、特殊學習困難或言語障礙的學生有甚麼感覺?主流學校在推行融合教育時有什麼困難?下文將一一講述。■鄧婉君、古俊彥 聖公會梁季z中學通識科老師
SEN學生:如果可以揀,寧願不上學!
近日有調查顯示,三成SEN學生在校園曾受到不同形式的欺凌,包括被改花名、被粗言穢語辱罵,甚至有肢體碰撞及被性騷擾。社會服務機構「親切」活動統籌盧美寶指,「普遍學校推行共融的情況不理想,排斥程度令人憂慮。」
教師處理欺凌 為保私隱口難言
面對種種欺凌情況,兩成SEN受訪者指,「如果可以選擇,寧願不上學。」每天都十分憂慮被同學作弄或欺負。不少SEN學生都感到不能融入現時的校園生活,只有一半受訪SEN學生認為自己適合就讀現時的主流學校。
有前線老師指出,一般老師對處理SEN學生的知識不足,加上本身教學工作繁忙,難以在課堂中提供特別支援予SEN學生。同時,基於學校須保障SEN學生的個人私隱的原則下,未經家長同意,學校不得向其他學生透露SEN學生的情況,令老師在處理SEN學生被欺凌個案時更感有口難言,左右為難。
議題探索: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 1:自我了解
探討問題:個人在青少年期會面對哪些挑戰與機遇?
.青少年的自尊受甚麼因素影響?它與青少年的行為和對未來的期望如何相關?
主題2:人際關係
探討問題:哪些人際關係的因素,能幫助青少年反省和為過渡至成年階段作好準備?
.為甚麼青少年與家人、師長、朋輩和約會對象的關係會有轉變?
.香港青少年怎樣反省人際間的衝突和與人建立關係?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多角度觀點:對現行融合教育的意見
聖公會日修小學李偉灡晡齱G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都應和一般的學童一樣,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融合教育政策讓SEN學生進入主流學校,在一個包容、關愛的環境下,跟其他學童一起愉快地學習。
社會服務機構「親切」總監湯崇敏:不是把一般學生和SEN學生安排在一起上課就是融合教育。政府須正視SEN學生面對的排斥情況,學校也要推行全校學生共融教育工作坊,建立真正的共融校園。
SEN生家長、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融合教育下,所有學校都要接收SEN學生。但是,每一種特殊學習需要都有他們自己特色和一些特別需要,普通中小學一般都很難處理。再者,在現在講求成績的教育環境下,收得SEN學生是第三組別(Band 3)學校,平均都會收到5種至6種SEN學生,但(學校)不會照顧到他們。
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接受教育是每個兒童的權利,不應受他們個別的差異所影響。我們認為社會應該接納不同身體障礙的人士,並已將這個理念化為融合教育政策在學校推行。
小知識:香港的融合教育政策(Integrated education in H.K.)
融合教育 (Integrated Education / Inclusive Education) 是指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安排在主流學校接受教育。香港的融合教育政策自1997年開始推行。現時全港約有1.6萬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入讀主流學校,佔全港中學生約4%。教育局文件指出,學校需要消除對SEN學生的障礙,指標主要包括態度方面,例如:教師/同學對SEN學生的歧視、放棄或抱荌儒C的期望;設施方面 ,例如:學校設施未能方便SEN學生的活動和學習;機會方面,例如:沒有提供足夠機會予SEN學生參與校內的各種活動。
辭彙鏈接: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SEN):根據平等機會委員會的《融合教育制度下殘疾學生的平等學習機會研究報告》指出,特殊教育需要可大致分為九大類,當中包括生理和心理類別︰
1.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
2.自閉症
3.溝通障礙
4.情緒行為問題
5.聽覺障礙
6.智力障礙
7.肢體殘疾
8.特殊學習障礙
9.視覺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