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穎宜)本港大學宿位供應一向「僧多粥少」,據教育局提供立法會的文件顯示,2014/2015學年八大院校可供分配宿位超過3.5萬個,但收到的申請逾5.5萬個,平均只有60%本地生及69%非本地生成功入宿。另為了紓緩中大宿位不足情況,教育局向立法會申請加建兩幢新宿舍,合共約7,600平方米,可提供676個宿位,預計耗資6.3億元,政府資助當中75%(約4.7億元工程費),餘款則由中大自行集資約1.6億,工程將於2018年第二季完工。
根據現行政策,計算八大院校各校宿位標準分別是所有學士課程學生應有機會在修業期間入宿至少一年,另一標準則是所有研究生、非本地學生及每日交通時間超過4小時的學士學生,應可入住學生宿舍。
成功入宿率 港大最低
據了解,2014/2015學年,八大院校可供分配宿位為35,672個,申請數字為55,093個,只有60%本地生以及69%非本地生能入住。各校以中大所提供的宿位最多,超過8,615個,申請者10,726個,本地生及非本地生成功率分別為73%及95%。港大設6,456個宿位,其獲批比率最低,本地生及非本地生只有47%及44%。相反,合共提供超過2,400個宿位、學校位置偏遠的嶺大,獲批比率高達100%。
中大倡校園北陲建宿舍
教育局又指,截至2014/2015學年,中大所需公帑資助學生宿位約7,450個,扣除現有約6,180個公帑資助的宿位,尚欠缺約1,270個公帑資助宿位。據了解,中大建議在校園北陲興建兩幢新的學生宿舍,亦會從中建設不同的共用及輔助設施,合共約7,600平方米。新宿舍將提供676個學生宿位,包括舍監、導師、家務員等居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