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深圳證券交易所大樓。資料圖片
滬深A股主板近日天天成交破萬億,吸去全球目光。然而,有「中國納斯達克」之稱的新三板較前者毫不遜色,今年至今逾147隻個股年內漲幅已超1倍,最高的漲幅達169倍。新三板目前已有逾2,000隻股票,總市值目前已經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創業潮的興起、以及對新經濟的強力預期,引爆新三板「掘金熱」。業界預測,隨着入場門檻或降低,將吸引更多投資者,未來十年其市值有望超滬深交易所總和。 ■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
新三板正式名稱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與美國場外交易市場OTCBB類似。「新三板」可以追溯至2001年的「股權代辦轉讓系統」,最早承接兩網公司和退市公司。2006年,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代辦轉讓系統進行股份報價轉讓,因為掛牌企業均為高科技企業,不同於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等,故被形象地稱為「新三板」。
2012年,國家決定擴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試點,首批擴大試點新增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天津濱海高新區。次年年底,新三板方案突破試點國家高新區限制,擴容至所有符合新三板條件的企業。
「做市商制度」出爐吸引熱錢
由於起先採用的協議轉讓模式大大阻礙了流動性,導致新三板常年萎靡不振,直至2014年迎來轉折。當年8月,證監會正式允許證券公司和符合條件的非券商機構,使用自有資金參與新三板交易,持有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通過自營買賣差價獲得收益。上述「做市商制度」的出爐,令備受詬病的流動性問題有所緩解,各路資金參與熱情大增。
漲跌幅不設限 艾融5日升27倍
新三板股票不設漲跌幅上限,故短時間內漲幅非常驚人。2014年,有71家新三板企業漲幅超過10倍,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本月20日,逾147隻個股年內漲幅已經超過1倍,其中還有11隻個股漲幅超過了10倍,並有138隻個股漲幅超過了5成。就近幾日的表現來看,19日剛剛轉為做市交易的艾融軟件,當天就暴漲1,901%,短短五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2,766.67%。
智立醫學年漲169倍 表現最佳
所有新三板個股中,智立醫學表現最佳,今年漲幅達到了169倍。此外,華恒生物和博富科技在今年的漲幅也分別達到了99倍和68.23倍,同時,陸道股份、新達通等7隻個股的漲幅也分佈於10倍至26倍之間。從行業分佈上來看,285家漲幅超過五成的新三板個股中,有114家屬於Wind信息技術行業、71家屬於工業行業,33家屬於材料行業,此外醫療保健、可選消費和日常消費行業個股也均超過了10隻。
財富效應同樣令企業趨之若鶩,至新三板掛牌的企業也開始暴增。2014年初,新三板錄得621家企業,至當年年末,躍升至1,572家。截至4月10日,掛牌企業約為2,220家。據指,目前仍有在審企業500多家,券商已簽約的擬掛牌企業達到3,700多家。按照40多個工作日的審查速度,預計2015年中前後,新三板企業數量有望超越A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