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散戶在證券行的情況。資料圖片
熱錢來自三大類 市盈率最低受青睞
受惠熱錢掃高港股,令交投突破07年盛況,單是上周復活節假期後短短三日,大市就合共有逾7,700億元成交,港股市值逼近30萬億元,衝刺全球第三大股市寶座,券商紛紛上調恒指年底目標至三萬點以上。對於資金哪裡來,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不用深究,但據投資界分析,目前射住港股的水源頗多,但主要有三大類:內地資金、歐美基金及傳統日圓,而以近日連一向乏人問津的QDII基金也忽現大量申購來看,主力部隊乃「北水」。有分析員指出,港股現市盈率僅11.5倍,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包尾,若要升至正常情況的15倍,恒指便要超過35,000點,即是還有28%上升空間。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李小加指出,香港是開放的國際資本市場,熱錢會從四方八面湧來,以前「東、南、西」都來,現在顯然是「北邊」的也來了。事實上,港股近日的天量成交,以及內地投資者買港股的港股通在上周三、四連續兩日出現「爆額」,印證北水南調之說。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認為,中證監上月底宣布沒申請QDII(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公募基金,亦可循港股通南下投資港股,這將吸引內地近5萬億人民幣的公募基金,有部分會湧港投資,直接推高港股。
外資大舉來港食「大茶飯」
張華峰表示,有關消息公布後,港股通當時並未爆額,當時本港散戶大都輕視了有關效應,但實情是外資基金卻如獲至寶,預料「北水」將會大舉南下,外資遂急速調動資金來港買港股。從港匯的走勢便可看出,復活節假期後的周三早上,港匯已經「觸頂」,顯示外資正式大舉來港食「大茶飯」,其後並要金管局三次入市干預,預料金管局的入市動作還會陸續有來。
歐日鬥放水形成熱錢強流
交銀香港環球金融市場部經濟及策略師何文俊表示,連續兩日港匯都於下午歐洲時段轉強,反映歐洲投資者有異動,由於歐洲正在量寬,歐元大量「印製」,加上原本在國際間流動的便宜日圓,形成一股強大的熱錢流。港股雖然近日大升,但市盈率仍僅11.45倍,明顯落後美股的15.75倍、上證的19.86倍,歐洲三大股市及日股的市盈率更均超20倍,港股估值具有優勢,加上「北水湧港」效應,相信不少歐美資金,正大舉掃入港股,令港股成交爆升。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股票副主管何偉華亦指,現時港股炒起並非只靠內地資金,有外國長倉基金原本輕倉港股,現時為追上升幅,正在加持倉位。
至於內地資金,當然不能忽視,公募基金獲准透過港股通買港股,被外界以為是炒起港股的「推手」。但有內地基金經理指出,公募基金要南來,需要修改其章程,大約要用一周的時間,加上有關的公募基金需要先沽出手上的A股,從而才覓得資金買港股,一賣一買上的時間並不吻合。
而且港股通每日額度只有105億人民幣,上周三、四爆額合共210億人民幣,周五有關額度還餘50億人民幣,顯示透過港股通來港的淨入市資金,其實只有區區150億人民幣左右,就算買賣的資金相加,也只佔大市成交約一成,造就不了破紀錄的成交額。
內地掛牌ETF成另一路奇兵
不過,內地資金亦可循內地掛牌的ETF,以及其原先就擁有的QDII額度,南來湧港掃貨。華夏基金旗下一隻ETF,單是上周三的申購金額就達10億人民幣,3隻內地掛牌的港股ETF,3月份亦吸資47億人民幣,而更有私募基金透過地下錢莊搬錢來港,正是這些在港股通「明渠」之外的內地資金,相信才是近日令大市爆升的一大「推手」。
憧憬熱錢繼續流入,港股追落後,券商普遍看好大市年內可升越30,000點大關,甚至挑戰2007年32,000點的歷史高位。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認為,得益於內地資金流入,香港投資者憧憬港股升勢未完,利好因素將帶動港股持續強勢。他估計,資金將持續湧入,港股可邁向32,000點。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兼國泰君安國際(1788)董事會主席閻峰亦認為,A股走勢強勁,且內地股市樓市均處於高位,對投資而言港股估值相對較便宜,加上深港通有望年內開通帶動,預期港股今年有望升穿金融海嘯前的高位,高見32,000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