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食物安全:食安要重視「防毒」須及時


放大圖片

■內地食品安全一直廣受關注。圖為上海一家超市銷售豬肉的情況。 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

有顧問公司發布的「食品2020」報告指出,全球有24%人口被歸類為優質食品主義者,大中華區內有多達3.24億人。他們每個星期在網上發表與食品相關的言論多達17億次,希望改變食物的飼養、培植、包裝和銷售模式。從中可見,優質食品主義者群組對食品公司的聲譽有一定的影響力,故此,有食品公司建立電子溝通渠道、主動與群組對話,聆聽消費者意見和勇於承認過失等,間接也幫助企業把握商機。有優質食品主義者群組甚至影響食品企業的製造過程,部分企業聆聽優質食品主義者的意見後,與他們合作,邀請他們到生產工廠參觀,並與高層團隊成員開會討論,吸納意見。綜合而言,有關「食品」的品質和安全問題,已經日漸受到消費者的注意和重視。 ■莊達成

作者簡介:莊達成曾任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會長。曾任教高補通識教育科,現任教高中和初中通識教育科。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通識教育科課程發展與教學文學碩士。編著《如何做好通識教育科獨立專題探究》一書。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

1.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有關優質食品主義者的簡介

食品安全引起全球消費者關注,新群組優質食品主義者冒起,主動揭發食品的背後真相。食品公司利用公關手段吸引消費者的方法或許不再奏效,需以真材實料應對這些消費者的要求。優質食品主義者並非一面倒挑剔食品品牌,只要食品令他們有信心,就會給予百分百支持,當中涉及三大要素:

一、健康:過半的優質食品主義者(54%)希望食品公司未來優先生產更多健康食品供選購。

二、高透明度:同樣有54%的優質食品主義者希望在產品標籤上列明來源地、處理程序、生產技術、農場或供應商名稱等資料。

三、責任:每5位優質食品主義者當中,有兩位表示食品公司需確保有需要的家庭可獲得優質食品,才會向家人和朋友推介該公司。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傳訊顧問公司凱旋

資料B:優質食品主義者比率

國家/地區 人數   人口比例

德國    700萬    9%

美國    3,500萬   11%

英國    1,300萬   20%

大中華   3.24億   24%

阿根廷   1,200萬   29%

意大利   2,300萬   37%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傳訊顧問公司凱旋

資料C:大中華優質食品主義者習慣*

習慣項目         比例

推薦或評論食物品牌    33%

與親友分享購買食物習慣  41%

與親友分享飲食習慣    47%

推薦或評論食品      43%

註*:一星期最少4次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傳訊顧問公司凱旋

想一想:

a. 根據資料A,優質食品主義者支持食品的三大要素是否符合消費者的權益?試加以討論。

b. 「就全球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而言,購買、進食優質食品只是發達國家國民的獨有專利。」參考資料,你是否同意此一觀點?試加以解釋。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公共衛生

3.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全球性的禽流感爆發情況

禽流感病毒類型 爆發年份   出現地區 疫情概況

H5N1      197年     香港 18名香港人受到感染,其中6人死亡;病毒來源可能是廣東省的養殖場。

H7N7      2003年     荷蘭 800多個家禽農場蔓延,導致83人受到感染,其中1人死亡。

H5N1      2003年至2014年 香港、中國內地、東南亞、非洲、中東 2003年香港再次出現兩個受感染病例,1人死亡。中國內地每年都出現感染個案。2004年,在越南、印尼等地爆發。2006年,埃及和土耳其等地也爆發。多國出現人傳人個案。

H7N9      2013年     中國內地 內地出現人類感染個案;香港和台灣也有數宗確診個案,患者都曾經在內地直接或間接接觸家禽。

資料B:有關伊波拉病毒報道

非洲西部出現伊波拉病毒感染個案,疫情迅速擴散至多個西非國家,至今已造成近5,000人死亡。其後,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尼日利亞已有42 天未出現新病例,已脫離伊波拉疫區名單。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能夠在發現首宗感染個案後不足3個月即脫離疫區名單,醫護人員的努力自然功不可沒,針對公眾的防疫教育,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事實上,要有效防止疫情擴散,就得讓公眾盡快得悉防疫的資訊,當中社交媒體所扮演的角色更是功不可沒。

另外,美國《外交》雜誌發表文章,認為「貧窮」是伊波拉病毒爆發的源頭。在利比里亞,暴力衝突導致只有51名醫生照顧400多萬人口;該國缺少藥品、日用物資、設施和訓練有素的護士和醫生;幾內亞和塞拉利昂也面臨類似的情況。這些國家連基本的食水處理系統也沒有,要建立有效的醫療體系更是遙遙無期。對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製藥公司而言,主要影響全球窮人的伊波拉疾病是沒有吸引力的。有人道援助機構表示,救援團隊無法將物資送抵疫區部分偏僻地區,迫使塞拉利昂數千名民眾違反隔離規定,出門尋找食物充飢,令病毒可能進一步擴散。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想一想:

a. 「就全球化而言,禽流感的爆發是經貿交流頻繁所導致的。」你同意這一觀點嗎?試加以解釋。

b. 參考資料,假設你是非洲某個國家的總統,面對伊波拉病毒在該國的大規模爆發,你會如何尋求國際社會的援助?試加以解釋。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公共衛生

2.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內地食品安全問題舉隅

皮革奶、硫磺薑、亞硝酸鹽奶、塑膠白飯魚、工業鹽農業泡菜、染色饅頭、汽油花生油、避孕藥青瓜、瘦肉精豬肉、染色黑芝麻、染色米、染色紫菜、雙氧水鳳爪、致癌滷味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資料B:香港人減少過期食物的方法

●將保質期較短的食物放在當眼處,提醒自己盡快食用;

●購買時考慮個人需要的分量,避免食物囤積而過期;

●送禮時,須考慮食物是否適合對方;

●若收到太多食物,可考慮轉贈身邊人或在網上平台尋人分享;

●每星期清理雪櫃、避免食物囤積;

●如果會即時吃掉食物,可選購較近到期日的食品,幫助商店減少棄置到期食物;

●購買食物後,可用粗頭筆在包裝上以較大字體清楚標示過期日,提醒自己到期日前食用;

●除依照食物標籤上的「此日期前食用」外,也可以考慮其他因素,例如:氣味、外觀等才決定是否將食物棄置。 ■資料來源:地球之友

資料C:有關食品安全和浪費食品的報道

中國隨着人民生活方式的轉變和城巿化發展,食品已由以前的自家製作演變為企業和工廠按不同工序大規模加工生產。當加工程序愈複雜、生產量愈來愈多的情況下,食物因處理不當而被污染的機會便愈大。此外,有些不法商人為謀取暴利,蓄意生產劣質或有毒食品,引致許多致病個案,對民眾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另外,根據地球之友的調查發現,香港人浪費食品的情況也很普遍。香港人平均每人每月棄掉1.8件過期食品,以此推算香港人每年棄掉1.56億件過期食品。有受訪者指出,由於長期把食物放在冰箱裡,忘記食用,因此令食物過期;其他原因還包括:受大減價吸引,多買了食物而未有及時食用;或朋友贈送食物,因不合口味而一直沒有吃。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想一想:

a. 參考資料,中國頻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反映出現了甚麼道德和社會問題?試加以解釋。

b. 「生活水平富裕是香港人浪費食品的最主要原因。」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說法?試加以解釋。

結語:食品日期標籤主要分為「最佳食用日期」和「此日期前食用」兩種,前者代表食物在該日期前品質最佳,但過期後不一定不能食用;後者則表示食用過了該日期的食物,可能危害健康。有環境保護者認為,食物過了「最佳食用日期」,但只要外表完整,沒有發出異味和沒有「發霉」,基本上可以食用,建議巿民先依據其外表判斷,再決定是否丟棄,以免將完好食物浪費;如食物過多,可以考慮轉贈他人。香港有浪費食品的情況,而內地的有毒食品事故無日無之,這不但影響民眾的健康,更令社會醫療負荷大幅增加。隨着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的頻繁,食品安全的監管和防範流感、伊波拉病毒一樣,都端賴各國的合作和通報。

概念羅拉:

食物安全:吃既是人類生存基本,亦是享受生活不可缺少的環節。可是,進食受細菌、病毒、毒素、化學物或其他物質污染的食物,則有機會患病。儘管政府多個部門和社區已致力為公眾提供安全的食物供應和環境衛生,科學研究仍發現由個人實踐5個重要步驟,遵從食物安全守則,才是達致理想成效之道。食物安全五要點由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旨在為食物業界和公眾提供相關指引,保障食物安全。

五要點分別為:精明選擇、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煮熟食物、安全溫度。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一站通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鈺峰

延伸閱讀:

1. 《港售12款日核區食品 無假標籤》,香港文匯報,2015年3月27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3/27/HK1503270046.htm

2. 《食品安全》,世衛網站,2015年,http://www.who.int/topics/food_safety/zh/

3. 《「去舊迎新」保健康》,香港浸會大學網站,2014年,http://eyesonhkbu.hkbu.edu.hk/index.php/hk/in-focus/731-declutter-for-better-health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鈺峰

相關新聞
食物安全:食安要重視「防毒」須及時 (2015-04-14)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伊朗核問題達成協議 (2015-04-13)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阻街定額罰款 一「花」憂一「花」喜 (2015-04-13)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父母也「低頭」 與子爭機打 (2015-04-13)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中國:漳州PX廠爆炸揭監管問題 (2015-04-13)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連挨四年乾旱 加州首制水 (2015-04-13)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花園撒灰漸興 死後回歸自然 (2015-04-13) (圖)
通識把脈:三招打動閱卷員:看提示 引例子 概念詞 (2015-04-13)
智能世界:人人一機在手 交流無須用口? (2015-04-13) (圖)
概念圖: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機 (2015-04-13) (圖)
建業難題:技術行業缺人手 聘「外援」須求雙贏 (2015-04-10) (圖)
概念圖:探究輸入外勞的利弊 (2015-04-10) (圖)
退保爭議:全民退保爭議大 打工仔「力竭方休」 (2015-03-31) (圖)
資料A:「全民老年金」構思與現行保障計劃比較 (2015-03-31) (圖)
資料B:香港人退休準備情況 (2015-03-31) (圖)
資料A:2012年全球繁榮指數(舉隅) (2015-03-31)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四國同日申入亞投行 (2015-03-30)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反客」重創零售業 廣告料跌四成 (2015-03-30)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高血壓者服藥 逾四成「不聽話」 (2015-03-30)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中國:深圳報國務院撤二線關 (2015-03-3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