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 國
早些年,每年還可以看到新聞報道說有人吃河豚喪命。這幾年,印象中沒再見過同樣的新聞了。想來是醫學技術進步了,中了河豚毒也來得及救回性命,拚死吃河豚的故事可能已不復存在了。
所以讓我們來重溫一下拚死吃河豚的故事。根據《中國食經.食事篇》的記載:「一天,這位朋友得到了一條河豚,便小心地試着將河豚的臟腑、卵巢、血液等處理乾淨,精心加以烹製,然後請蘇軾品嚐......朋友的家人聽說蘇軾是一位善於品味的美食家,希望聽到蘇軾吃後的評價,卻又擔心河豚有毒,便隔着屏風窺其動靜。蘇軾看着端上桌的河豚,一句話也沒有說,便拿起筷子大吃起來。室內外寂然無聲......只聽蘇軾放下筷子,心滿意足地說:『也值一死了!』過了好一陣子,眾人見蘇軾一如平常,懸着的心才徹底放下來。」
現代人吃的河豚,已經有養殖的了,那毒素已經驗過是在控制範圍之內。雖然如此,但大概十多年前,餐廳推出的河豚,都經由兩位廚師宰殺,烹調後由一位廚師試吃,等幾分鐘後,廚師沒有發生任何事,便端出去給客人,不過,仍然有同桌的人吃後中毒。因為吃河豚,雖然是一起吃,而且又有廚師試吃,但一人吃一條,難保某一尾沒宰殺好而留有餘毒的。如今已找出解毒的藥物,不必怕中毒,可以輕輕鬆鬆地吃它個痛快了。
河豚號稱長江四鮮之一,更有人稱為長江中的尤物,素享魚中之王的盛譽,皆因河豚肉腴味美,鮮嫩無比。宋朝的梅堯臣有詩說:「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蘇東坡亦有詩說:「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在煙雨濛濛的暮春,來到杏花處處的江蘇南通,朋友第一頓晚飯招待的,便是歐陽修說的「群游水上,食絮而肥」的豐腴鮮嫩的河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