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熱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蜀人及時行樂 消費豪爽


放大圖片

■九龍倉成都國際金融中心. (IFS) ,外牆有名為「I AM HERE」的大型户外熊猫藝術裝置。 梁悅琴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 自四川汶川地震後,成都人變得懂及時行樂,消費更豪爽,「一分錢當兩分錢用」,這亦是吸引外資前來投資的原因。香港在四川投資的企業逾4,500家,單是去年投資額達69.9億美元(約545億港元),居第一位。然而,面對內地零售市場激烈競爭,商場定位清晰成為致勝之道。

國際品牌爭相湧入

據了解,去年成都全市國際精品品牌店舖數量比2013年增加了110家,其中首次進入成都市場的品牌超過190個,商業綜合體首層平均有效租金持續增長,商業經營逐漸由一環向三環以外蔓延,形成百花齊放局面。

據仲量聯行早前公布了一組針對成都零售消費市場的最新調研結果顯示,去年下半年,成都市主要商場平均提袋率比上半年下降8個百分點;63%的消費者每月網絡購物的頻率並未超過兩次,反映成都人並不熱衷網購。

根據仲量聯行統計結果顯示,成都市近五年平均吸納商業面積為66.7萬平方米/年,然而至2014年底,未能如期開業的商業面積仍達34萬平方米,佔市場存量5%,平均開業延遲時間達到8至12個月。仲量聯行成都零售地產部高級董事謝凌表示,目前許多中小型商業地產項目之所以面臨窘境,多是因為定位模糊,不注重運營所導致的。而根據消費者偏好的不同,響應消費者訴求才是商業運營成功與否的核心關鍵。

商場過剩考驗營銷

除存量去化不易外,區域型商場與社區型商場正出現各自的經營難點,成都市零售商業正發生兩極化的競爭態勢。隨着高檔品牌與多樣主題餐飲入市,位於紅星路的成都國際金融中心(IFS)去年下半年人流比上半年增加85%,商場單次消費超過1,000元人民幣以上中高消費者佔有效人流的45%,經營績效優異;而同區位百貨商場卻面臨客流銳減的問題。客群分流現象明顯,項目區位不再是經營保證,差別定位與主題營銷在未來不可或缺。

相關新聞
港資商場「古版」拓成都 (2015-04-29) (圖)
蜀人及時行樂 消費豪爽 (2015-04-29) (圖)
毗鄰大慈寺 唐三藏講經地 (2015-04-29) (圖)
小資料:投資80億 含商場酒店商廈 (2015-04-29) (圖)
尋寶熱升溫 淘金新三板 (2015-04-13) (圖)
新三板上市條件 (2015-04-13)
新三板開戶條件 (2015-04-13)
專家:市值十年超滬深交易所總和 (2015-04-13) (圖)
新三板與普通A股的不同 (2015-04-13)
醞釀重大改革 迎跨越式發展 (2015-04-13)
個人投資者 准入門檻或調整 (2015-04-13)
分析師: 散戶投資需謹慎 (2015-04-13)
話你知:做市商制度 (2015-04-13)
存保制落實 內銀有運行 (2015-04-08) (圖)
不良貸款雙升惹關注 (2015-04-08) (圖)
瑞信薦招行民行 (2015-04-08) (圖)
五大內銀去年業績重要數據 (2015-04-08) (圖)
券商對五大行的目標價及評級 (2015-04-08) (圖)
亞幣假反彈 美元真強者 (2015-03-23) (圖)
加息夾強美元 港股無運行 (2015-03-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熱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