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受政策導向及資金湧入推動,A股近年一路向上,近日雖然出現調整,但從官媒及中證監小心呵護的情況分析,顯示政府十分希望股市繼續上升以支持經濟增長,股市在上周五旋即又再拉升。雖說股市走在經濟前面,反映未來,然而,經濟自有其運行規律,在企業盈利增長乏力,股市與經濟越發背離,能否支撐股市繼續暴漲下去,確實引起不少人的擔心。常言道以史為鑑,有分析員就將上次A股爆煲前的情況,與本輪牛市做對比,探討本輪A股還可牛到何時。 ■記者 張易
隨着升幅傲視全球的中國股市吸引的投資新手數量達到前所未見的水平,許多投資者腦海中都縈繞着這樣一個問題:這輪漲勢還要持續多久政府才會出手給市場降溫? 在瑞銀策略師陸文傑看來,決策者最早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就會加大干預力度。陸文傑認為,在經濟增速降至2009年以來最慢水平之際,上證綜合指數過去15個月高達120%的漲幅沒有得到企業盈利前景的支持。
十年前A股「全民盛宴」,滬指由2005年6月的998點上漲至2007年10月的6,124點,大盤兩年多內暴漲6倍,升幅在中國股市歷史上罕見。彼時社會掀起全民炒股風,新開戶數劇增,小股民憧憬大賺一筆。未料大盤10月下旬突然大幅調整,上證綜指由6,000點跌到4,800點,不少藍籌更跌三成以上。
內地股民對這段瘋狂史記憶猶新。但值得一提是,A股本輪行情的多項指標,已大幅超越從2005年低點起步到2007年以泡沫終結的那波行情。上證綜指在2014年1月20日至上周五(5月8日)的15個月累漲119%;而十年前那波行情,截至2006年10月11日的15個月漲幅為77%。
新開股票賬戶增幅驚人
再看新開戶數,根據中證監會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前的最後一份數據,在截至4月10日的一周,內地單周新開股票賬戶數增長逾17倍,達到168萬戶;而十年前那波行情,截至2006年9月29日的增幅為167%,達到約3.1萬戶。
截至4月10日,評估買賣盤雙方力道強弱的14天相對強弱指標(RSI)升至80.1,連續26日處於高於70的超買區域;而2006年9月29日為75.7。該日,上證綜指本益比(市盈率)為21.7倍,從低點上升逾100%;九年前為23.7倍,升幅44%。2015年成交額增長約17倍至8,620億元;2006年成交額增長兩倍,達到240億元人民幣。
熱度達到前所未見水平
指標反映,A股熱度達到前所未見水平。與此同時,全國經濟增速卻放緩至2009年以來最低,陸文傑認為,上證綜指過去15個月的漲幅並無得到企業盈利前景支持,判斷決策者或最早今年加大市場干預。
中證監上月出招規範融資融券業務,並為股票做空交易提供便利,但到目前,上述措施對上證綜指攀升至七年高點步伐並無影響。根據美銀美林數據,內地1996年以來進行了六輪遏制股市投機的政策干預,上證綜指之後從峰值到低谷的平均跌幅為28%。
外資大行對升勢發警示
事實上,向來重視基本面因素的外資大行,近期都對A股目前的升勢發出警示,大摩更是7年來首次下調A股的投資評級。摩根士丹利上周四將MSCI中國指數評級,由「增持」下調至「持有」,是7年來第一次,該行報告指,近期A股急升,股市整體估值偏高,並出現技術性超買,故將評級調低。
大摩指出,根據該行估值模型分析所得,該行認為A股在近期急升後,絕對和相對的估值均轉差,技術超買情況也加劇。該行指出MSCI中國指數預測市盈率為12.1倍,較2010年以來均值則高出30%,而往績市賬率亦已達到1.81倍,為自2012年3月以來最高,惟股本回報率為13.7%,是2008及2009年以來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