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鱖魚三尺鱠如雪


青 絲

桃花、流水、鱖魚,自唐代以後,就結盟成為了一個特定的敘事語符。靜態的桃花,流動的河水,繁衍不息的鱖魚,共同描繪出了一幅關於春日的詩性圖景。

尤其是鱖魚,不僅象徵茼t宙萬物旺盛的生命力,也象徵茯食,以及富有小資趣味的生活方式。陸游詩云:「朝來酒興不可耐,買得釣船雙鱖魚。」春江水暖,詩人思及鱖魚的肥碩腴美,急欲嚐鮮,按捺不住,跑到河邊從釣魚人手裡買得兩條鱖魚,以展示自己做生活主人的決心。盤飧中的鱖魚,作為一種寄寓茞H泊名利、超凡塵俗的文化符碼,為千古過往的人們,提供了一份跨越時空的心理撫慰,滋潤蚞代文人枯瘦蒼白的容顏。

鱖魚的肉質緊實,細嫩腴美,向為食家所推崇。為突出鱖魚的清鮮,古人用楊樹枝編織成鍋蓋狀,把鱖魚背鰭上的硬棘,插入楊枝的縫隙,覆蓋在湯鍋上,以熱氣熏蒸懸空的鱖魚,溶解的魚肉便會從魚骨上分離,自行脫落,墜入到鍋中,成為一鍋極為鮮美的魚湯。不過,這種吃法卻被現代人視為暴殄天物,因鱖魚刺少肉多,豐腴肥厚,口感柔嫩而緊致,只有紅燒或清蒸,才能盡彰其美。

為了保持魚的整體形態,宰殺鱖魚也很有技巧,須在近尾的地方下刀,切斷魚腸與身體的粘連,然後用兩根筷子從魚嘴伸入腹內,旋轉幾圈一扯,魚腸就纏繞在筷子上被扯出來了。這種整條烹飪的鱖魚,炊熟後肉呈蒜瓣狀,如蘊玉含珠,如白蓮吐豔,瓣瓣緊簇,潔白勝雪,襯以其特有的鮮腴柔嫩滋味,足以營造出一種鄉愁式的詩意氛圍。鱖魚以最為日常的敘事方式,詮釋茈咫咱肮〞熒鑄■鴩,劃出了入世與出世的分野。

最奇特的吃法當屬徽菜的臭鱖魚。其臭,不是用佐料進行的味覺改造,而是用鹽水醃漬一段時間,令魚肉達到質變前的臨界點,這時再取出,用油煎至乾香,然後加上b薑、筍片等佐料紅燒。菜端上來,隨虒芵秅厊侐ぐ痕獐鰨臐A會夾雜有一股似酸似腐的味道,雖不甚強烈,也足以讓不少初次接觸的人心生懼意,與菜餚汁紅油亮、焦黃帶脆的外觀,產生了強烈的視覺反差。

然而,若是有勇氣去嘗試第一口,就會發現,臭味並沒有由表及裡,滲透到魚肉當中。用筷子輕輕一扒,潔白的魚肉就已脫骨滑落,一塊塊呈蒜瓣狀,肌理分明,仍然保持蚢鈮ざ罋磢瑤頝P。吃的時候再蘸一蘸盤中臭臭的滷汁,香與臭,鮮嫩與柔韌,爽滑與彈牙,所有對立的元素,都在咫尺之間的菜盤裡獲得了統一。

我有一友人,早年聽說臭鱖魚為徽菜名品,頗為不屑,稱無法理解這種飲食風俗,不明白為何要把魚留臭了再吃。後來他到黃山旅遊,得嚐臭鱖魚,態度頓時為之改觀,此後再說到臭鱖魚,他就會擊節吟道:「鱖魚三尺鱠如雪,有酒不飲當如何?」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簡說農諺 (2015-05-19)
畫中有話:移聯電 (2015-05-19) (圖)
豆棚閒話:鱖魚三尺鱠如雪 (2015-05-19)
詩意偶拾:城市記憶 (2015-05-19)
遊蹤:文君故里尋芳蹤 (2015-05-19) (圖)
亦有可聞:東張西望武康路 (2015-05-19) (圖)
歷史與空間:故鄉的小河 (2015-05-13) (圖)
書若蜉蝣:學習聆聽 (2015-05-13)
詩情畫意:踏莎行 (2015-05-13)
畫中有話 (2015-05-13) (圖)
來鴻:門掩歲月長 (2015-05-13) (圖)
試筆:沒有手提電話的一天 (2015-05-13) (圖)
浮城誌:回報 (2015-05-13)
歷史與空間:君子之風 山高水長 (2015-05-12) (圖)
豆棚閒話:閱讀決定精神長相 (2015-05-12)
詩意偶拾:春日送別 (2015-05-12)
生活點滴:母親,人間第一親 (2015-05-12) (圖)
遊蹤:品讀洱海 (2015-05-12) (圖)
歷史與空間:春蔬芬芳 (2015-05-06) (圖)
書若蜉蝣:越界與事物 (2015-05-0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