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黑葉猴在肖治金手中抓取食物。本報貴州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徐悅 貴州沿河報道)清晨,清脆的口哨聲在貴州麻陽河谷陣陣響起,震徹山谷。吹口哨的人立在河谷中心的一塊大石上,兩側懸崖峭壁凜然而立。很快,他的口哨引來了一群活潑的小生靈-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黑葉猴。吹口哨的人,是日日獨行在麻陽河谷的護林員肖治金。他自1997年進入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事護林工作,後隨團隊參與黑葉猴野外人工馴化。近二十年日夜與猴為伴,成為黑葉猴馴養領域專家。雖然他得不到家人認同,但想到曾救起的一頭黑葉猴猴王,五年後攜子謝恩,他覺得一切仍是值得的。
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7年首次實施黑葉猴野外人工投食馴化項目,肖治金以護林員的身份參加,從此與黑葉猴結下不解緣。
吃住山洞數月 同食生薯建信任
肖治金回憶,馴化項目最初由四人分兩組進行,大家都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只能靠自己摸索。頭幾個月,為了全天候觀察監測黑葉猴的生活習性,肖治金吃住都在山洞裡,整個人嚴重營養不良。由於條件艱苦,其餘三人都陸續放棄了,只留下他一人堅守。
肖治金找準了長期生活在青龍村猴王洞附近的一個黑葉猴群作為馴化目標。一開始,肖治金採取隱蔽投食的方式,在猴群的覓食範圍內放置一些玉米、紅薯等乾糧,然後在遠處默默觀察牠們對食物的偏好,並通過每天定點投放,培養猴群的習慣。
隱蔽投食一個月後,肖治金開始了引導投食。他拿着一袋生紅薯出現在猴群視線範圍內,拿起生紅薯往嘴裡送,並裝作很好吃的樣子,連啃了一個月,終於取得猴群信任。這時,肖治金開始嘗試靠近投食。他不再將食物放在固定地點,而是借哨聲來引導猴群,讓牠們循着哨聲來尋找食物。一開始猴群驚慌逃竄。最終,肖治金借助三聲力度平均的規律哨聲,引來了猴群。
經年累月的默默付出,2003年,肖治金的馴化水平達到了最高級別,他能將食物遞到黑葉猴口中,有的還會來他手裡搶食物,毫不畏懼。
猴王不捨恩人 返山一步三回首
2010年3月的一天,肖治金照常上山餵猴,遠遠看到一隻黑葉猴癱倒在地上,他趕緊上前查看,才發現這隻猴子被獵人設置的野豬夾夾住左前腿,血流不止。
肖治金拉開鐵夾取出猴子受傷的腿,並將牠抱起,逕直回到家中。這隻黑葉猴在肖治金家「休養」了近半年,在他的悉心照料下逐漸復元。
幾個月相依相伴,這隻黑葉猴從一開始畏懼肖治金,到後來捨不得離開。肖治金回憶,猴子剛來到他家裡時不敢進食,他用馴化猴群的方法,才引導牠主動拿起地上的食物來吃。
到了7月,這隻猴子身體基本復元了,與猴群多年為伴的肖治金深知,黑葉猴最理想的生存環境還是麻陽河谷的懸崖峭壁,於是,他將猴子帶到山上,做了一個分別的手勢,示意猴子回到深山去。這隻黑葉猴明白了肖治金的意思,一步三回首,重回深山懷抱。
2014年11月20日清晨,肖治金起床開門,看見門口立着幾隻黑葉猴,他一眼認出了其中較年長、比較有領導風範的「猴王」就是四年多前救下的猴子。此外還有6隻較小的猴子,肖治金猜測應該是被救猴子的子女,他們一家定定地看着他,他上前抱住老猴,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