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滬指昨突破5100點,再創本輪牛市新高,股民喜不自禁。 中新社
上月進出口雙降 憧憬寬鬆政策將出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蔡競文)內地股市升、經濟下行的情況繼續。據海關總署發布數據,5月內地進出口總值1.9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9.7%。其中出口1.17萬億元,下降2.8%;進口8,033.3億元,下降18.1%。不過,資本市場則熱炒,上周五才站穩5,000點的上證綜指,昨天又攀上了5,100點,滬市成交更突破1.3萬億元,創有史以來新高。分析指,目前外需復甦尚無明顯跡象,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作用將非常有限,經濟下行壓力或進一步加大,穩增長必然要穩出口,寬鬆政策仍有空間。
雖然5月份進出口數據的跌幅略好於市場預期,但當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5,較4月回落0.9,已是連續第三個月下降,海關總署有關負責人解釋,這表明今年年中中國出口壓力仍然較大。其中,根據網絡問卷調查數據顯示,5月出口經理人指數為38.1,回落1.4﹔新增出口訂單指數、出口經理人信心指數均回落1.9至37.7、44.1,出口企業綜合成本指數則回升0.6至26.8。
三駕馬車 一駕已拖累表現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雖然5月份出口降幅較上月略有收窄,但進口降幅繼續擴大,進出口延續雙降態勢,尤其是4月份以來國際油價有一定回升,但國內進口並沒有明顯改善,顯示內外需疲弱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結合4月份數據預判,加大二季度GDP破七的可能性。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也認為,出口整體偏弱,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疲軟,美國雖然有復甦但還不牢固,新興市場受到發達國家震盪的影響也不及預期,導致中國出口持續低迷。IMF此前再度下調經濟成長率預測,外需整體疲弱,意味着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中的一駕已經成為經濟的拖累。現在可能是經濟最壞的時候,三季度企穩是大概率事件。
需求疲弱 外貿前景不樂觀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按美元計,出口增速下降2.5%,小幅高於預期且降幅有所收窄,主要因為對 G3 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出口小幅回暖所致。但是,外需整體復甦尚無明顯跡象,加之匯率走強,出口前景仍不樂觀。進口降幅擴大至17.6%,反應內需疲弱加劇。本次數據顯示外貿前景仍然不容樂觀,增長還將靠內需拉動,意味着寬鬆政策刻不容緩。
「一帶一路」戰略 料惠及出口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進入2季度後,發達國家經濟復甦勢頭有所加強。美國製造業PMI從3月的51.5升至5月的52.8,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速由3月份的下跌轉為5月上漲。歐洲經濟近期弱企穩,中國對歐盟出口增速下跌有所收窄。同時,近期人民幣升值壓力有所緩解,對出口形成一定支撐。預計在「一帶一路」戰略帶動下,未來對新興市場國家出口可能出現持續回升。不過他指出,進口持續低迷則反映出內需繼續疲弱。國內生產繼續保持疲弱,推動進口增速跌幅進一步擴大。近期寬鬆政策下需求面的復甦並不穩固,投資持續維持疲弱態勢,難以帶動生產面回升,進口或繼續保持疲弱。
海關總署數據指,今年前5個月累計進出口總值9.47萬億元,下降7.8%,降幅較前4個月繼續加深。其中,出口5.4萬億元,增長0.8%;進口4.07萬億元,下降17.2%。貿易順差方面,外貿進出口實現貿易順差3,668億元,同比擴大65%。前5個月累計貿易順差1.33萬億元,擴大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