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服務發展研究中心
通過政改方案,全香港市民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行政長官要對全港市民負責,從而增加施政的認受性,減少行政立法的對立,令香港的民生經濟等事務順利發展。現在已經到了決定普選命運的關鍵時刻,希望全體港人在這個時刻有勇氣踏出重要的第一步,共同譜寫香港民主政制發展的經典。
6月17日立法會會議上,政府將動議有關修改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議案,意味着政改到了選擇勇往直前或是棄權的時候。香港人所期待的普選已經等了又等,難道反對派又要香港人再等多五年、十年? 香港有多少個十年可以損耗?
追求民主自由,重法治,這一直都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從未改變。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不是一個政治實體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香港需要一個既能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民主制度,同時符合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8.31」決定的政治體系及選舉制度。現時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雖在某些人心目中尚有可改善的空間,但絕大部分市民,都希望香港普選可以循序漸進地發展,而不是一步到位。以務實的態度來看,現在不通過政改方案,而堅持要否決,並不能推進香港的民主政制發展。
五年又五年 恐是一場空
選擇否決政改的人士,往往以為下次政府會重新啟動政改「五步曲」,並會提出民主成分比這次政改方案為高的方案。但人大常委會「8.31」決定其實沒有時限性,除了2017年的特首選舉,其後的特首選舉都適用,這就是人大常委會決定所通過的第二步曲。若今次政改被推倒,香港與中央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很難修補互不信任的關係。在這緊張的政治氛圍下,縱使特首之後再啟動政改,由於第二步曲已經有所定案,是不會被推翻,換句話說再啟動的話第一、二步曲都不會有所改變。
所以未來的政改方案並不會比這一次特區政府提出的方案更好,反而整個事態發展都只會向負面方向走。反對派很可能再組織多一次像「雨傘行動」的反政府暴力抗爭,在立法會拉布、搞不合作運動,結果還是再次來到「袋還是不袋」的交叉點。5年時間付出了,但香港人追求的民主卻不得寸進,反而在沒完沒了的漩渦中沉淪。過去5年香港社會內耗已十分嚴重,我們期望盡快能普選出行政長官以及立法會,增加政府的認受性,達至政通人和之效。政改不能通過,很大機會導致另一個5年或更長時間的內耗及社會分化,令社會上出現更多的激進行為,相信沒有一個香港人願意看到。
老闆 給次機會自己
人大「8.31」決定不能改變,部分人害怕「袋住先」會變為「袋一世」,政改一旦通過了,便不會再優化。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說:「在人類世界中沒有制度會恆久不變,亦沒有嚴謹的制度可朝令夕改。香港能否再在政制發展上有新的發展取決於香港今後的政治形勢。」通過這次政改方案的歷史重要性,在於它啟動香港政制改革之路,只要制度運行了,才能有被優化的一天,否則大家只能空等。通過方案是香港向中央表示尊重「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誠意,減少不必要的對立,互相建立信任,在不影響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的情況下,我們相信中央絕對支持香港的政制發展。只有全香港市民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香港人才能當上「老闆」。行政長官要對全港市民負責,從而增加施政的認受性,減少行政立法的對立,令香港的民生經濟順利發展,而並非如現時般停滯不前。
成熟制度需要時間發酵
社研從2007年起開展「內地社工專業督導計劃」,派出本港社工督導到內地培育內地社工,亦由無到有協助內地發展社工服務制度,改善內地同胞的生活素質。我們見證着內地社工服務制度由無到有地建立起來,由2006年內地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始發展社工專業服務,當時大部分人也不太了解社工的角色,就連政府官員也不懂社工義工的分別。經過不斷的嘗試及改善,2015年的今天,內地已發展出一套具本土特色的社會工作制度,並建立起社工考試制度、晉升制度、對機構的監管等制度。以廣州為例,2010年廣州才開始設立20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試點,但2015年的今天全廣州已有155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市民對社工服務已有基本的概念,了解到有問題可找社工幫忙。當然,現時內地社工制度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但一個完善的制度需要有機會去啟動,再經過不斷的改善才能發展成熟。我們對內地社工專業發展充滿信心。同樣,我們相信香港政治制度發展亦不能一蹴即至,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務實地行才不離地,最終方可走到終點。
每個民主國家都是經過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發展,由不太完善的制度慢慢演進成現時的模樣。若他們的人民從一開始便只接受心中的完美制度,相信今天沒有多少個國家能發展成熟的民主制度。如果香港人能在這個時刻有勇氣踏出重要的第一步,肯定是香港民主政制發展的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