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今年是中緬兩國建交65周年,近年來兩國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胞波」情誼深入人心。第三屆中國-南亞博覽會舉辦期間針對中緬交往加深、滇緬優勢互補等實際,開辦了中緬經貿合作專場、滇緬經貿合作論壇等活動,以增進雙邊進一步交流合作。參會期間,多位緬商表示,南博會已成為緬企發展壯大的絕佳平台,帶來的發展機遇不止於眼前。隨着南博會的成功舉辦以及中緬跨境經濟合作區、木姐新星之光、IGE等項目的逐步落地,中緬經貿合作關係將邁向新的台階。■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茜茜 昆明報道
「胞波」攜手謀發展
在第三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期間舉辦的東盟華商會上,緬甸華商商會會長吳繼垣表示,中國是緬甸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的胞波情誼源遠流長,中國是緬甸最大的經濟夥伴,是第一投資來源地和第二進口貿易國。緬甸與雲南有着長達2000多公里的邊界線,因此,邊境貿易興旺是兩國最重要、最有優勢的經貿往來。
多年來,雲南瑞麗和緬甸木姐市作為友好城市,已經輪流舉辦了14屆中緬邊境貿易交易會,並在瑞麗市連續14年舉辦了中緬胞波狂歡節。另外,中緬農業合作示範區建設也正在積極推進。可以說,中緬瑞麗-木姐地區是中緬兩國開發開放合作成效最明顯的區域。
吳繼垣介紹,自2006年開放木姐邊境貿易口岸以來,中緬雙邊貿易額逐年增長。根據緬甸中央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14年,中國成為緬甸第一大貿易夥伴,兩國貿易額達到約70億美元。吳繼垣表示,「一帶一路」戰略將為中緬兩國的合作帶來新的機遇,希望兩國企業能夠利用南博會、東盟華商會這樣的平台,攜手合作,共謀發展。
建跨境電子商務平台
多年來,中緬經貿合作不斷深入發展,合作領域從貿易和經濟援助擴展到多邊合作,如投資、金融、能源和電子科技等。
此次南博會期間,來自緬甸標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尚興璽和雲南聯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泰國雲泰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老撾CK進出口集團等單位簽訂了合作協議,將整合緬甸、泰國、老撾以及雲南的資源共同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平台。
已經是第3次參加中國-南亞博覽會的尚興璽看到「一帶一路」戰略中企業發展的新機遇,他告訴記者,當前,中緬市場需求巨大,中國在電子商務方面有着成左爾g驗,而緬甸的電子商務屬於新興產業,希望借助中國的成功經驗,利用南博會的平台,與雲南以及東南亞的企業共同搭建電子商務平台。尚興璽介紹,該電子商務平台銷售的緬甸產品主要集中在農產品、玉石、木材等,建成後將遍及緬甸地區。
緬商與南博會共成長
據了解,中緬貿易中,緬甸主要出口木材、農產品和礦產品等。記者在第三屆中國-南亞博覽會緬甸展區現場看到,緬甸產品以珠寶玉石、農產品、紅木家俱等產品為主,每個展位都熙熙攘攘,生意火爆。
來自緬甸珍珠城工藝品商場的總經理覺廷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從2005年開始就參加昆交會了,見證了中國-南亞博覽會的「前世今身」。「昆交會升級為南博會後,規模更大,帶來的機遇也更大。」覺廷說,2005到2015這十年是他們公司和昆交會及南博會發展的黃金十年,雙方都在共同成長,參加南博會讓他認識了很多朋友,培養了很多潛在的客戶,接到的訂單也在逐年增長。正是因為看到雲南有利的投資環境,覺廷還在中緬邊境的瑞麗市開了公司的分店,他說這有利於拓展他們公司的中國市場。
緬甸優美木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楊立賢也是南博會上的「老面孔」了,他認為雲南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企業來說參加南博會的收穫是長遠的。楊立賢介紹,因為參加南博會,他們公司的產品目前已出口到中國、馬來西亞、泰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中緬共推跨境經合區建設
第三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期間舉辦了中緬瑞麗-木姐跨境經濟合作區國際研討會,中緬雙方以「平等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為宗旨,共同探討規劃建設中緬瑞麗-木姐跨境經濟合作區的方式和路徑。
雲南副省長高樹勳在會上指出,目前,中方正加快推進與緬甸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緬方也積極努力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建設中緬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基礎和條件日趨成熟。高樹勳提出3點建議:一是完善理論支撐,共同探索跨境經濟合作新模式。二是成立中緬省級層面聯合工作組,加大跨境經濟合作區推進力度。三是積極向中央政府和國家有關部門報告,爭取適時簽署國家層面諒解備忘錄。
緬甸總統府經濟顧問吳佐武表示,跨合區建設要同時抓好硬件、軟件兩個方面,還要注意相應的法律法規研究;立足長遠,建立滿足長期發展需要的雙邊貿易平台;保證規劃符合有關國際規則,並能夠長期有效地實施;跨合區建設的不僅是貿易之路,還應該建設兩國民心相通的友誼之路。
目前,中緬兩國的合作已涵蓋多個領域:水電項目、拓寬油氣領域、建立中緬農業示範區等。截至4月,雲南省在緬甸共設立境外投資企業69家,中方實際投資額12.6億美元。同期緬甸在雲南省累計投資129個項目,實際投資額9399萬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