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槓桿,改革開放近四十年,金融作為穩定和調節內地經濟的重要工具之一,越來越發揮出強大的功能。近年來,吉林省加快推進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機構、鼓勵民間資本設立民營銀行、深化農村信用改革、加快建設長春東北亞區域金融服務中心,積極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今年4月,吉林省結合該省小微企業的實際,印發了《關於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從財政扶持、稅收優惠、金融支持、公共服務、政策信息互聯互通等方面提出十條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截至2015年4月底,該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61.92萬戶,同比增長11.38%,1-4月,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為7.92萬戶,其中絕大多數是小微企業。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 張睿航
創業孵化基地提升小微企業存活率
小型微型企業特別是大量新創小型微型企業的「成活」、發展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據瞭解,小微企業在創業初期最需要幫助解決的就是創業場地問題,吉林省針對這一普遍問題,有針對性地啟動了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包括創客空間(微型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有效緩解了創業場地緊缺問題。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孫大維說,「我們鼓勵和支持創業孵化基地強化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具體體現在:一是創業小微企業(成立時間不超過36個月)入駐創業孵化基地,廠房租金按照市場價格70%收取;二是大學生和複(轉)軍人創業進駐創業孵化基地,廠房租金在減免30%的基礎上再減免30%,也就是按照市場價格的49%收取;當然,也有部分創業孵化基地還有更為優惠的政策,比如:創業小微企業入駐創業孵化基地前6個月不收取房租,期滿後按規定收取;或者實行「免三減二」的房租優惠政策,即前三年不收取房租,後兩年減半收取。」孫大維表示,今後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加快孵化基地建設速度,進一步擴大總量,以滿足更多創業者的需求;同時鼓勵和支持創業孵化基地在廠房租金減免的問題上做出更大的讓步,讓創業者的經濟負擔變得更小,發展更快。
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吉林省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可以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另一方面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從增值稅優惠政策來看,自2013年8月以來,吉林省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戶數穩步增長,從2013年8月的6.13萬戶增加到2015年3月的11.89萬戶,平均每月增加近2900戶,佔全省小規模納稅人中企業和非企業性單位戶數比例超過90%。截至2015年3月,吉林省共有159.6萬戶次小微企業享受到了稅收優惠政策帶來的實惠。享受政策的戶數穩步增長,相應的免徵增值稅稅額也在增長,從2013年8月政策執行初期的142.9萬元增加到2015年3月的459.3萬元,增長了221.4%。
截至2015年3月,吉林省小微企業共免徵增值稅5315.2萬元。從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來看,全省共有近2萬戶企業享受了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累計減免所得稅額7071.37萬元,優惠政策受惠面達到了100%。
為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覆蓋面,吉林省企業預繳享受小微企業優惠政策的門檻進一步降低。企業根據本年度生產經營情況,預計本年度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在季度(月份)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實踐證明,小型微型企業已成為吸納新增就業的「主渠道」,小型微型企業大多依托本地資源和市場而存在,既在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當地居民收入,也滿足了當地社會消費的需要,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吉林省此次多部門合力扶持,對提高小型微型企業成活率和生存質量,促進吉林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吉林省農信社千億元助力中小微企業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作為吉林省地方性金融機構,近年來,吉林省農村信用社不斷加大創新力度,簡化服務流程,提高自身服務質量,連續3年在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中名列第一。截至4月末,吉林省農信社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002.9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有力地促進了地方民營經濟發展。
專營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服務能力。在吉林省聯社統一安排部署下,50家縣級行社相繼成立小微企業貸款營銷中心,並組建專業化團隊,實行「獨立設置機構,獨立配置人員,獨立開展業務,獨立進行核算」。針對小微企業財務報表不規範,有效抵押資產少的現狀,吉林省農信社貼近市場,為小企業提供特色化、差異化金融服務產品。吉林省農信社還創新研發了「繳稅貸」,以小微企業近3年繳稅記錄為授信依據,單戶最高發放信用貸款300萬元,在14個縣(市、區)試點,重點支持現代服務型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興業主發展。
為更好地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銀監會也相繼出台了諸多措施,尤其去年提出了對流動資金周轉貸款到期後仍有融資需求,又臨時存在資金困難的小微企業,經金融機構調查和評審,符合相應條件的可以辦理續貸。同時要求金融機構科學運用循環貸款、年審貸款等便利借款人的業務品種,減輕小微企業還款壓力。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強業務創新,擴大抵質押範圍,從以往的固定資產抵押擴展到土地收益權抵押、林權抵押、應收賬款抵押、倉單抵押、專利權抵押等,多措並舉切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長春加快建設東北亞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
作為長吉圖戰略的核心地帶,長春市近年十分注重對金融環境的改善,不斷加大對金融行業的投資力度,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日前,長春市委書記高廣濱在調研東北亞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進展情況時強調,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推動金融產業發展,對調整優化長春市產業結構、構建工業與服務業雙拉動增長格局具有重要意義。要把東北亞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加大各項工作落實力度,加快推進速度,力爭早日取得突破性進展。
具體從項目上來看,長春市生態大街現代金融集聚區是淨月高新區打造「創新型生態城」的得意之作。目前這裡已經入駐吉林森工金融總部等6家金融企業總部、28家金融機構,未來將整合入駐金融機構和金融關聯企業數百家,清華金融產業園等17個金融產業項目已完成引進和簽約;南關區以南部新城為主戰場打造金融產業高地,有效地拉動就業、吸引人才。目前這一區域已落位金融及類金融機構80餘家,包括銀行、保險、租賃、信託、資產管理、小額貸款、資產評估等企業。
高廣濱指出,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東北亞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要站在全省、全市大局的高度,加快東北亞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努力補齊金融產業這塊「短板」,進一步健全工業服務業「雙拉動」增長格局,舉全市之力打造高端金融總部集聚區、高端產業集聚區、高端人才集聚區。
鏈接:
吉林印發《關於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第一,在財政支持方面,明確要求現有省級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的使用向小微企業傾斜,確保支持和服務小微企業資金總額度達到引導資金總額的50%以上。同時,鼓勵市縣政府建立專門用於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與省級資金配套使用。
第二,在稅收優惠方面,規定小微企業從事國家鼓勵發展的投資項目,如果進口項目自用而且國內又不能生產的先進設備,它進口的時候按照有關規定可以免關稅。
第三,在解決創業用地方面,明確政府要加大財政資金對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的建設支持力度,鼓勵各地建立創業基地、孵化園、服務業聚集區,通過創業基地的建設來解決小微企業的困難。同時也鼓勵大企業帶動小企業,帶動上下游的小企業,通過以大帶小實現上下游的聚集發展,給他們創造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的商業生態。
第四,在緩解用工難、缺人才方面,按照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相關費用減免,另外符合條件的要免徵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為到小微企業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免費保管檔案,免費提供更多公共服務等。
第五,在緩解融資難融資貴方面,規定政府要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和小額貸款支持。鼓勵各級政府發展政策性擔保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融資擔保的財政支持力度,對小微企業擔保的額度,比例要有所提高,要綜合運用多種方式為他們提供綜合性的融資擔保服務。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特別是大銀行要充分利用機構和網點的優勢來加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建設力度,小型銀行也要調整自身的信貸結構,重點支持小微企業,包括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要大力推進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投資設立民營銀行等金融機構,主要服務於小微企業。
第六,在構建政策信息的互聯互通機制方面,要建立支持小微企業信息的互聯互通機制和建立小微企業名錄,使企業能夠集中地瞭解國家各類支持和扶持的優惠政策,同時推動政策落實,享受的信息公開、透明,形成對小微企業扶持的長效機制,同時也能避免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從不同角度存在的一些道德風險。
第七,在加大政府購買服務方面,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免費公共服務,對政府不便做也做得不太好的,交給公共服務機構和市場來做,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