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克強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總部發表演講。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2015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即將出爐,但實體經濟依然低迷、資本市場連續動盪的現實引發各界擔憂。正在法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7月1日在巴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總部發表演講,傳遞出中國政府對經濟增長的信心。李克強指中國經濟雖然增速放緩,但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今年經濟增長7%左右的目標。
李克強在會上說,中國經濟雖然增速放緩,但有比較充分的就業、持續增長的收入和不斷改善的環境。7%的增速中國可以接受。當前,中國加大定向調控力度,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們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今年經濟增長7%左右的目標。
此外,李克強回應中國是否已可摘掉「發展中國家」帽子的問題稱,雖然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城鄉區域發展、社會福利等與發達國家不可同日而語。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路依然很長。中國清楚認識到所面臨的挑戰,下最大決心努力實現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現代化目標。
改革創新推動青年就業
對於未來政策,李克強表示,要加快結構性改革。中國政府近年來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力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新增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且多數是就業容量大的小微企業和服務業。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有所放緩,但就業不減反增,而且青年人的就業穩定增加,靠的就是改革創新。
與政府對今年有信心「保七」的預計一致,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對下半年經濟增長也相對樂觀。劉元春指出,上半年各項宏觀經濟指標均出現超預期下滑,名義GDP大幅下滑,有效需求不足,大有開啟新一輪蕭條的跡象。但隨着5月份「穩增長」政策的全面加碼,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將在外貿回升、房地產投資觸底以及消費小幅回暖的作用下於3季度觸底,4季度小幅回升。
但劉元春強調,中國經濟在下半年短暫企穩後,「微刺激」效果將遞減,2016年1季度GDP增速將會出現又一次較大幅度的下滑,而後觸底的各種跡象開始顯露。
專家:股市需保持平穩
劉元春尤其指出,近期,內地股市在短期的快速回落所帶來的宏觀衝擊將大大超越以往的水平,直接導致股權融資計劃踏空,影響中國債務率和槓桿率的降低,並令財富效應的破滅,可能導致下半年和明年的消費增速明顯回落,亦可能衝擊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
劉元春認為,如何駕馭目前中國這個脆弱的宏觀去槓桿支點,在完成股票市場戰略性融資和制度完善的同時,保持股票市場相對平穩的運轉,已經成為當前宏觀調控的核心任務之一。下半年,宏觀經濟的觸底反彈、宏觀政策的再次微調、IPO規模的全面放量、房地產市場的超預期回升都會觸動中國股票市場脆弱的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