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創科就業慘 香江才路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李穎宜)香港高科技產業及相關配套不足,高學歷畢業生面臨就業困境。根據教資會最新公佈的八大院校上年度就業數據,包括哲學碩士(MPhil)及哲學博士(PhD)等擁有尖端知識的大學研究院研究課程畢業生就職情況顯得異常慘烈,其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高達10.4%,不單遠高於學士的5.7%,更是過去逾10年來首次破兩位數,較2003年至2004年沙士及2008年至2009年金融海嘯時更為嚴峻。有學界人士直言,問題與本地創新科技發展停滯不前有關,而本應可解決問題的創科局遇茈萿k會拉布而數次「胎死腹中」,更令知識型經濟舉步為艱。

教資會近日公佈2013至2014年度八大的就業數據,涵蓋副學位至研究院不同學歷程度課程畢業生的就業、失業率及年薪等資料,整體來說失業率為2%,就業不足率則為4.1%,較2012至2013年度的1.7%及4%略高,而平均年薪的21.7萬元,則比之前一年增加5.9%。

4%碩士博士「畢業即失業」

值得注意的是,學歷最高的研究院研究課程,畢業生失業情況尤其嚴重。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調查數據顯示,八大碩士及博士研究生,有4%人「畢業即失業」,屬於各學歷程度中最高,而就業不足者也有6.4%,兩者合計達兩位數的10.4%,較2012年至2013年高出兩個百分點。

若將有關資料作跨年度的縱向比較,問題顯得更為嚴重。過去十多年間,八大碩士及博士研究生曾經歷兩個「失業及就業不足高峰」,在沙士後的2003年至2004年,便有9.3%研究課程畢業生失業(3.4%)或就業不足(5.9%),有關數字之後幾年明顯回落,至2008年至2009年經歷金融海嘯衝擊,研究生失業及就業不足再上升至8.8%,隨後再回落。而上年度的數字,更比上述兩次「災難」更嚴重。

七成人「出路」相關高科技發展

事實上,根據教資會數字,八大每年約有1,400名至1,800名研究院研究課程畢業生,當中超過七成修讀有關與科學及科技相關的科目,包括電腦、生物及醫學等,可見高學歷的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其出路與社會高科技發展息息相關。

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及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直言,香港欠缺高科技產業,市場上供高學歷科研人才的職位不足,致令不少理工科研究生面臨就業錯配現象,即使順利求職也往往與本身專業不相關。

他又指,由於整體社會科技氛圍不濃厚,也令部分研究生於在學時更專注學術理論層面,忽略與商界或業界接觸,沒能建立將科研成果商品化思維,較難於國際科技企業的全球招聘中突圍獲聘。

黃錦輝:創科局可推動就業

黃錦輝表示,成立創科局其實正好解決上述現象,如有政策局負責統籌和策劃創新科技工作,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科研中心等,推動創新科技行業,便能有效創造與科研相關的就業機會,可見科技發展與民生經濟問題關係密切,「只要推動創科產業,就可以帶動很多研究生就業,為理工科畢業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就業市場,屆時失業率便有望降低。」

譚鳳儀:創科停滯 港失優勢

香港學者協會內務副主席譚鳳儀指,研究生求職時間一般較長,就業問題並非朝夕的事。不過她也認同,近20年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停滯不前,欠缺開發性研究,優勢漸失,「政府少干預,大部分公司目光短視,不肯投資於回報少的科研發展上,令香港逐步被新加坡及台灣等地超越。」

她又提到,部分研究院畢業生會傾向到高等院校任教,但近年教席的需求較少,競爭激烈,也影響他們就職。

「獵頭人」憂「就業」惡性循環

資深「獵頭人」張慧敏則表示,香港僱主以中小企為主,提供的工種未必能完全切合研究生專長,而部分人心態也未有調節,「可能心頭較高,容易覺得普通工作是屈就自己,故較難找到合適工作。」她擔心這種「高學歷失業」屬惡性循環,情況或會越來越普遍。

相關新聞
張德江:中央對港「五個始終堅持」 (圖)
中央「五個始終堅持」
楊釗:中央盼港增房屋就業 (圖)
蔡冠深倡設跨境電商中心 (圖)
各界認同「一帶一路」機不容失
創科就業慘 香江才路艱
八大院校研究院研究課程畢業生失業及就業不足率走勢 (圖)
學士畢業生出路「貧富懸殊」
失業或轉行 棄港奔內地
各界批「拉死」創科 扼殺青年前途
特首:兩局長換任 不影響政策 (圖)
與區選無關 不存在「偏幫」
劉江華簡歷
張雲正簡歷
曾德成簡歷
鄧國威簡歷
各界冀新局長帶來新突破
曾:樂意現在退休 鄧:家庭理由要退 (圖)
新華社公佈任命 特首信兩局長勝任
林鄭:團隊精神迎難上 竭盡所能為民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