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九龍城古物古蹟關注組的調查顯示,近四成受訪者認為政府應優先保留沙中線的出土古物。 林嘉敏 攝
調查揭39%倡先保文物 36%挺並重 34%指不應延誤工程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林嘉敏)去年港鐵沙中線工程挖掘出大量文物,令不少人再次關注該區的文物保育工作。有團體的調查發現,近四成受訪者認為政府應優先保留沙中線的出土古物,故促請政府應及早制定文物保育政策,以及在區內設立文物徑,加強市民對文物古蹟的認識。但有逾三成人表示,不能接受因保育原因導致港鐵工程延誤。負責調查的九龍城古物古蹟關注組已將結果及建議,提交予古物古蹟辦事處及古諮會跟進。
九龍城古物古蹟關注組在今年6月,以街站形式訪問152名九龍城區居民,了解市民對現存九龍城古蹟的看法,以及市民對該批古蹟在未來保育的關注程度及取態。結果發現有39%受訪者認同,在沙中線工地出土的古物是值得政府優先保留,36%人則認為沙中線的建造過程與古物保育是可以並存,但同時有34%受訪者認為,不能夠接受港鐵工程因保育問題而延誤。
調查亦顯示,逾六成受訪居民對區內古物古蹟只有一般(32%)及不熟悉的程度(34%),另有43%受訪者認為區內推廣及保育工作做得一般。九龍城古物古蹟關注組召集人陳東岳認為,數據反映政府在文物教育及推廣上有不足之處。
倡建文物徑 育港人歸屬感
陳東岳續指,自清朝開始,九龍城已是香港政治及文化的核心區域。雖然區內有眾多古物古蹟景點,包括4幢法定古蹟及31幢已評級的歷史建築物,其分佈卻相當零散,故建議由政府牽頭,在政策層面上協調各部門,為整個九龍設立完善文物徑,如設置路標、腳印及顏色地磚等,讓市民可跟隨指示遊歷古蹟。他亦期望藉文物徑加強市民對古物古蹟認識,「了解自己的根在哪兒」,以培養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
區議員吳寶強補充,區內景點多由不同政府部門負責管理,例如廟宇隸屬於華人廟宇委員會,九龍寨城公園由康文署管理。由於部門各自為政,欠缺適當的配套設施把所有景點串連起來,難以吸引市民及遊客前來認識歷史。有見及此,他建議以統一的格式為文物徑制定路線圖,配合定期的導賞團介紹,更可結合傳統節慶活動如盂蘭勝會等,增加古蹟的吸引力。
對於沙中線出土的文物或古蹟能否原址保留,關注組持積極正面的態度,並相信發展及保育是可以相互並存。他們建議政府可參考外國例子,如設置玻璃門讓市民沿途,或在站頭預留位置,以便日後設立文化中心進行文物推廣。關注組亦促請政府應盡早就沙中線出土的文物制定有關保育政策,並應定期發佈考古保育工作的資訊,讓市民得以知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