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大嶼山發展是香港長遠發展策略中的重要一環,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網誌表示,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將成為香港連接珠三角西部地區,以至通往世界各地的重要門户。他指,為善用人工島的獨特地利優勢,當局於本月展開為期兩個月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上蓋發展的規劃、工程及建築研究-可行性研究」的第一階段社區參與,期望與巿民一同探討人工島的規劃及可發展土地的用途。
陳茂波指出,該人工島佔地約150公頃,鄰近香港國際機場,當局已於今年初為人工島上蓋發展展開初步規劃、工程及建築研究。他稱,縱觀現時世界各地的大趨勢,一些重要的交通樞紐,例如機場及城際鐵路站等,都不再局限於運輸功能,而是會善用其人流及物流匯聚,連同周邊土地作綜合發展,發揮「橋頭經濟」的潛力。
向獅城借鏡 拓休閒生活景點
他解釋,「橋頭經濟」是指善用一些策略性的位置作為「橋頭堡」,利用其人流、貨物、資金及資訊流通的優勢,促進經濟活動的發展。他以新加坡為例稱,近年提出的「樟宜機場寶石計劃」(Jewel Changi Airport),銳意把機場核心區域打造為休閒及品味生活的景點,除一般零售、餐飲與酒店外,將建造一座地標式溫室,進一步推廣新加坡「花園城巿」的形象。
陳茂波表示,外國成功的「橋頭經濟」經驗值得本港參考,又指隨着港珠澳大橋通車及珠三角地區經濟蓬勃增長,本港口岸上蓋發展將可幫助促進香港及珠三角地區之間的客運和貨運,具發展「橋頭經濟」的能力。
另外,陳茂波指,當局初步建議上蓋發展以「世界匯流」為主題,並考慮提供各類設施以達至3個核心元素,包括「體驗香港及世界」透過提供陳列、推廣活動場地、零售、餐飲、休閒及娛樂設施,將世界上一些先進的特色帶入香港,同時亦把香港向外展示,而設施主要服務對象為國際知名公司及本地的初創企業,期望提供先進的科技、創意、品味、設計及工藝的體驗。
港提供會議設施 吸國企進駐
他又說,另一個核心元素「商業跳板」透過提供辦公室、會議/多用途設施及商務酒店等,促進香港與珠三角地區的經濟互動及商業增長,吸引有意進軍中國和亞太地區的國際和本地公司,以及有意向國外擴充的內地企業進駐; 以及「物流支援」利用毗鄰機場及跨境道路的優勢,發展高增值物流服務,例如為一些貴重商品,如藝術品、古董、葡萄酒、藥品及電子產品等,提供保安及特別支援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