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一家超市旁的大排檔餐廳裡,只有一兩位顧客。經理(近前者)一臉無奈。記者李欣 攝
外來工返老家 蔬果海產銷情慘淡
天津「8.12」爆炸事故發生後,災場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大受影響。記者先後採訪爆炸點附近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農貿市場和超市,發現購買蔬果海產的顧客寥寥無幾,客流量下降了一半以上。■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大明、李欣 天津報道
在天津開發區第三大街的一家農貿市場裡,記者看到,前來購買蔬菜水果海產品的顧客寥寥無幾,大多數攤位前空無一人,有幾個攤位的攤主閒來無事,湊在一起打起了撲克牌。
記者訪問一對賣海產商品的夫婦,查詢為何顧客如此稀少,是否擔心海產受到污染?老闆娘回答:「跟這個無關。」她說,以前這邊外來人口比較多,事故發生後,人們都回老家了,這才是顧客減少的真正原因。
距5.6公里 賣場冷清
在該農貿市場不遠的一家小超市也出現類似情況。超市經理抱怨說,營業額減少了一半都不止。小超市旁邊的一家餐飲大排檔,儘管已接近晚飯時間,但偌大的餐廳裡顧客只有兩人。大排檔老闆對記者說,往常在營業時段,這裡客流不斷,「現在不知跑到哪去了。」
「人人樂」是內地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在濱海新區共有四個賣場,位於第三大街的開發區店,是距離此次事故最近的一家門店,直線距離只有5.6公里。記者昨日來到該店進行採訪,8,000多平方米的售貨大廳,商品琳琅滿目,但顧客的數量還不及店員多。
居民憂污染 投奔親友
在生鮮製品櫃枱前只見店員,不見顧客。一位賣肉的服務員向記者介紹說,她們這家店的顧客過去都是附近的居民,其中以事故區附近企業的外來工為主,爆炸後工廠都關門了,這些工人沒有了工作,也都回了老家,這是客流下降的主要原因。還有一些本地居民在爆炸後擔心污染問題,或投奔天津市區的親友,或全家到外地出遊。
超市的徐經理說,事故發生前,超市每天的流水營業額在4,000筆以上,但現在也就1,700左右,上星期事故剛剛發生後的幾天裡,一天只有幾百筆。問到最近哪些商品「熱銷」時,徐經理說,最近賣得較多的第一類是床上用品,第二是方便麵、餅乾、水。他進一步解釋說,床上用品賣得多是因為事故發生後,許多居民房屋受損,無家可歸,需要借住在其他地方,所以需要重新購置被褥、枕頭、床單等等;方便麵等賣得好是因義工大量購買,用於救濟災民。
記者又詢問營業額下降,是否與事故造成污染引起食品安全有關,徐經理說:「那倒不會,因為我們超市的供貨是由公司統一配送。」
該超市共有員工140多名,每天還要承受着房租水電及員工開支,入不敷出是顯而易見的。對此,徐經理表示,在這種特殊時刻,不能光考慮經濟效益。「我們的超市顧客都是普通老百姓,與居民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如果我們這麼大一家超市也關門了,那老百姓會怎麼想?實際上,爆炸發生後我們的門窗也受到損壞,我們一邊修理一邊正常營業,一天都沒有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