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涂若奔)隨着人民幣加入貶值,亞太區各大貨幣正掀起新一輪貶值戰,而港元卻追隨美元高企,令本港出口前景增添了更多變數。多個商會負責人接受本報訪問時均預料,今年本港的出口增幅最多不會超過3%,且今後數年都將維持低單位數增長。
早在人民幣貶值之前,本港出口已經呈現頹勢。據政府統計處公佈,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二季按年實質下跌3.6%,而第一季仍錄得0.4%的輕微升幅。在先進市場當中,輸往歐盟和日本的出口跌勢未止,並全數抵消輸往美國的出口的溫和增幅有餘。輸往內地、新加坡、台灣、韓國及印度等主要亞洲經濟體的出口亦同告放緩。經季節性調整後,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二季按季實質下跌3.2%。
人幣突貶值 業界喜憂參半
在此形勢下,人民幣突然大幅貶值,成為令業界喜憂參半的變數。由於大量港企在珠三角開設工廠,其產品若直接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短期內或會從中受惠。但亞太經濟體勢必爭相加入貶值潮,加上原材料的進口成本和內地人工成本不斷高漲,業界面對的壓力只會愈來愈大。
2成珠三角港企料收縮結業
香港工業總會名譽會長劉展灝近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人民幣貶值雖然有少許正面作用,但出口情況的好壞,更主要還是由全球經濟形勢而定。「日圓貶值超過了10%,出口也不見得特別好」。他稱,目前只有美國經濟表現尚可,訂單情況也相對不錯,由於歐洲大部分國家仍實施緊縮政策,內地市場也差強人意,故他對本港今年的整體出口持「保守審慎」看法,估計最多只會增長2-3%。
對於未來數年的前景,劉展灝亦較為悲觀,認為出口的低單位數增長將會成為長期趨勢,港企將會因此更加舉步維艱。事實上,早在5年前,劉展灝已預料珠三角港企將會大量收縮、結業或是搬遷,比例可能達到3成。時至今日,他指形勢較當日預料的更差,該比例早已超過3成。又料未來5年將會在目前的基礎上,可能再有2成港企收縮、結業或搬遷。
港元走強 削弱出口競爭力
其他商會對出口的看法亦大同小異。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恒表示,人民幣貶值對港企有利有弊,在內地開廠的將會因此受惠,但對香港業界整體而言是弊大於利,主要是由於在「聯匯」制度下,港元跟隨美元高企,削弱了出口競爭力,預計今年本港出口僅增長2%至3%。未來幾年的情形亦難改善,除非美元重新轉弱,否則本港的出口表現將長期低於5%。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前會長莊成鑫亦表示,人民幣升值了整整十年,此次突然轉為貶值,短期內對業界有幫助,令不少廠商得以「喘一口氣」,但業界的訂單暫未見到大幅增長。他亦估計今年本港出口僅有輕微增長,幅度約為1%至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