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特赦體現對過往正義行為高度認可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中國擬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特赦四類服刑罪犯,相關消息昨日一經公佈立刻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專家認為,此舉體現出對曾經參加過的正義戰爭行為的高度認可與獎勵,彰顯了黨和政府的寬大、仁政,創新了憲法實踐,積累了德政,展現了執政自信。

40年來首次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進行了7次特赦,最近的一次是1975年。此後40年沒有再特赦。此前多次提出特赦建議的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刑法室主任劉仁文向內地媒體指出,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刑事政策經歷了從「嚴打」到「寬嚴相濟」的政策調整。所謂「寬嚴相濟」,在當前的主要時代意義是「以寬濟嚴」。為了實現「以寬濟嚴」,激活中國憲法中的特赦制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刑法學研究會顧問儲槐植,以及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王平在媒體撰文指出,特赦是為了表示對曾經參加過的正義戰爭行為的高度認可與獎勵,將極大地激發全體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有利於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並萬眾一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激發愛國熱情

微信公號「人民日報政文」亦引述專家分析指出,特赦是國家對特定的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罰的全部或者部分的執行,對象往往包含年長或年少的罪犯,是人道主義刑罰執行制度,是法治文明的體現。在抗戰勝利70周年前夕,特赦一批罪犯,展現出中國開放、民主、文明、法治的大國形象。

分析認為,特赦將體現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理念,提高全民憲法意識,激發全民忠於憲法、信仰憲法。分析稱,此舉將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激發全民愛國熱情,促進社會和諧。新中國歷史上7次特赦每一次都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彰顯了黨和政府的寬大、仁政。

此外,一些專家學者認為,特赦還可以使中華法治文明進一步發揚光大,創新憲法實踐,積累德政,展現執政自信。

相關新聞
中國擬特赦四類服刑罪犯 (圖)
專家解讀:特赦體現對過往正義行為高度認可
新中國成立後七次特赦 (圖)
話你知:特 赦
港紀念碑首列抗戰遺址名錄 (圖)
受閱老兵抵京 24小時醫療護理 (圖)
準備閱兵 (圖)
抗戰老兵講故事 (圖)
日本隨軍記者鏡頭下的侵華暴行 五之一:日軍舊畫報曝光 侵華罪行添鐵證 (圖)
豫教授花費數十萬 集齊全套畫報 (圖)
小資料:日「聖戰畫報」達幾十種 (圖)
黃維奮戰「血肉磨坊」 重挫日軍囂張氣焰 (圖)
黃埔精神相伴終生 (圖)
老將軍返羅店 難忘犧牲官兵 (圖)
「無數中國家庭共歷八年抗戰」 (圖)
晚年致力兩岸交流與統一
生平簡介:德國深造提前回國抗日 (圖)
轟炸重慶屠萬人 日法院拒絕判賠 (圖)
彈片刺臉毀容 葬送終身幸福 (圖)
突襲轟炸五小時 千餘人隧道窒息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