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望賢、實習記者 鄭俊欣 深圳報道)作為經濟大省的廣東,各種危險化學品使用量大,碼頭、企業等環境風險源多。在天津港爆炸事故後,廣東省迅速開展危化品大檢查。廣東省安委會組織8個以省直有關部門廳級領導為組長的督導組,赴全省9大危化品生產儲存區檢查督導,包括中石化廣州分公司、中海惠州煉化公司、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廣東省環保部門也表示,將依法依規實施更嚴格的准入,並盡快摸清全省危化品、化工、石化等風險源的情況,健全環境風險源數據庫。
廣州方面,廣州市安監局表示,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目前廣州不再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而早於2008年起,廣州市開始逐步將所有危化品的工廠、倉庫遷出中心城區,這涉及96家搬遷企業。目前全市已關停搬轉78家,剩下的18家將於今年底前完成搬遷。如今,在廣州市中心城區例如越秀區、荔灣區等,分佈的企業均只是辦公場所,並無倉庫。
建立安全生產隱患電子地圖
據了解,目前廣州共有危化品生產企業174家,經營企業2,200餘家,運輸、許可使用企業110家;生產經營企業主要分佈在黃埔、南沙、增城三區,其中黃埔、南沙佔1,000家。
廣州市安監局透露,黃埔廣石化和南沙小虎島是目前廣州危化品安全重點監控區域,廣州市將投入9億元人民幣,整治油氣管道的安全隱患,首先從黃埔廣石化隔牆路開始,開三條新路,實現油罐車和社會車輛分流。此外,廣州還着手建立全市安全生產隱患電子地圖,「什麼地點、什麼行業、多大風險、有什麼措施,要結合電子地圖一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