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稿:重溫榮耀 感恩國家


放大圖片

■姜立誠 。網上圖片

93歲的姜立誠來北京已經十天。9月3日,姜立誠將和數十位國民黨抗戰老兵一起坐車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

家鄉被佔 參軍抗日

「感謝人民政府,這是天大的榮幸。」姜立誠抹了抹眼睛。八年抗戰中,他參加了長沙大會戰、常德會戰和長衡會戰。

1937年7月7日,日軍製造了盧溝橋事變。1938年11月,日軍佔領湖南岳陽,敵機的狂轟濫炸導致人心惶惶,「日本鬼子」的威脅近在咫尺,在距離長沙城不到50公里的寧鄉縣,16歲的姜立誠報名參加陸軍志願兵第一團。「當時全民族都在抗戰,我只有參軍這一條路,不然家鄉就被日本鬼子佔領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戰火洗禮 速成「老兵」

1939年3月,姜立誠前往長沙,被編入第九戰區司令部副官處,和戰友負責數十台車輛的調度、加油,以及每天把上百斤一個的油桶碼放整齊。他還記得,時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的薛岳將軍為了提振士氣,經常訓話,提醒大家:「是來抗日的,不是來升官發財的,是來救國的,不是來吃白飯的。」

1939年9月,他第一次見證了戰爭的殘酷。當時,第一次長沙會戰打響,九戰區部隊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區對日軍進行戰鬥,粉碎了日軍消滅九戰區主力的企圖。17歲的姜立誠受命由長沙走水路轉移檔案及眷屬至茶陵縣,10餘天的路途伴着槍林彈雨。「那時小,嚇得哇哇直叫,真是慚愧。」老人笑着說。

在槍炮的洗禮下,年輕的姜立誠很快成長為一名「老兵」。1942年3月,因第三次長沙會戰大捷,凡參戰有功將士均被表彰,姜立誠被「連升三級」,晉陞為準尉司書,參與製作每日戰報。這段軍旅生涯,顯然讓他覺得十分榮耀。

「感恩國家,讓我們這些老兵去參加閱兵。」住在北京一家酒店等待閱兵的他不住地擦眼睛。 ■新華社

相關新聞
俞正聲:抗戰勝利國共均作貢獻 (圖)
東江縱隊老兵分享抗戰故事 (圖)
特稿:重溫榮耀 感恩國家 (圖)
花絮:握手陳明忠 讚《無悔》感人
連戰參觀抗日紀念館 (圖)
外交視角:銘記歷史 珍視和平 開創未來
綜述之團結篇:全民團結 共禦外侮 (圖)
不分黨派階層 全國上下一心 (圖)
宋氏三姐妹 結盟成佳話 (圖)
文匯觀察:團結方能制勝 實現民族復興  (圖)
綜述之覺醒篇:愛國救亡 睡獅覺醒 (圖)
一掃積弱形象 贏得世界尊重 (圖)
專家訪談: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史桂芳:亡國危機喚醒全民 (圖)
文匯觀察:民族精神振奮 抗戰最大勝利 (圖)
抗日總後方 星火終燎原 (圖)
八旬翁親歷日軍轟炸 痛失親人 (圖)
《論持久戰》堅定決心 (圖)
民心所向 抗戰必勝 (圖)
張自忠拚死殺敵 擊潰日本「鐵軍」 (圖)
軍人武德連日軍都感動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