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槍負傷到最終不治,戴安瀾將軍經歷了生命中極其悲壯的最後八天。戴茗磊的父親曾多次深入緬甸密林,探尋戴安瀾將軍最後的足跡,終於在2011年找到並確認了戴將軍殉國地--茅邦村。戴將軍後人決定在此建一座佛塔,以紀念戴將軍及200師陣亡官兵,在遠征軍二代、三代的幫助下,這座紀念塔已於2013年落成。
1942年5月18日,200師從緬甸返國途中遭到敵人伏擊,戴安瀾親臨第一線指揮,遭到敵人重機槍一陣掃射,胸、腹各中一彈。負傷的戴安瀾由擔架抬着前進,但仍然指揮部隊的行動,雨淋日曬使得他的傷口化膿生蛆。由於傷勢的惡化,戴安瀾處於半昏迷半清醒的狀態,已說不出話來。當參謀長周之再等人問:「師長,我們下一步如何把部隊帶回國去?」祖父示意拿地圖來,用手指着出國的路線,隨後示意衛士把他扶起來,未來得及說什麼,就與世長辭,年僅38歲。
一個月後,戴安瀾將軍的靈櫬終於回到了祖國,數萬雲南百姓沿街跪迎戴師長回家。1943年4月1日,國民政府在遠征軍出發地,廣西全州香山寺隆重舉行戴安瀾將軍萬人國葬,葬禮上掛着毛澤東和蔣介石的輓詞。毛澤東一生只為兩位將軍寫過輓詞,一位是羅榮桓元帥,另一位就是國民黨儒將戴安瀾。1956年,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戴安瀾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