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獲邀人士:意義大 感榮幸 明責任


放大圖片

■何鍾泰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李自明)獲中央政府邀請,香港特首梁振英今日率領香港各界人士代表團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活動」。多名獲邀人士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抗戰勝利70周年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勝利標誌,今次有幸參與相關慶祝典禮,意義重大,深感榮幸,又強調香港作為國家的特別行政區之一,應該積極維護基本法及「一國兩制」,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安全。

何鍾泰:反映國家非常重視香港

原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何鍾泰說,今次是國家首次舉行大閱兵慶祝抗戰勝利,意義非常重大;從香港閱兵團的規模,更充分反映國家非常重視香港,「自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1984年舉辦閱兵儀式以來,我每次都有幸參與其中。今次國家首度以大閱兵慶祝抗戰勝利,意義非凡。大閱兵慶祝抗戰勝利,是國家的重要大事,綜觀香港團的規模更是超乎想像的盛大,反映中央從來對香港都是愛護有加。」

周融:展示國力 宣揚和平訊息

「幫港出聲」發起人之一的周融向本報記者指出,由於名額有限,對於自己有幸獲邀,實感榮幸。周融認為,無論對國家或香港而言,抗戰勝利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對往後的發展亦意義重大。他強調,現今國家已非19世紀時的中國,無論在國力、經濟及國際的影響力,遠勝當年。他深信國家富強才不會被欺負,今次閱兵除了展示國力,希望其他暗藏「虎狼之心」的國家能知所收斂,同時也宣揚和平訊息,港人應該團結一致,不要自亂陣腳。

灣仔區議會主席孫啟昌表示,回想70年前,中國人民同心協力,不論黨派,不惜付出千萬寶貴的生命,力抗日軍的侵略,國家今次以閱兵的方式,紀念這個重要時刻,意義重大。他坦言,自己有幸參與閱兵慶典,深感榮幸,強調兵力為國家是否富強的一面鏡子,「兵強國強,兵弱國弱」,目前國家強大,才不會遭到欺負,希望香港年輕一代能夠珍惜眼前一切。

葛珮帆:緊記歷史教訓 團結一致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出,抗戰勝利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當年國家面對日本的入侵,人民經歷了艱辛的8年抗戰,本着團結一致的精神,最終獲得勝利。這證明在萬眾一心下,任何困難都可以戰勝,希望港人能夠汲取過往經驗,緊記歷史的教訓,團結一致,國家及社會才能進步,才能富強。

香港中小型律師行協會創會會長陳曼琪表示,為迎接今次閱兵典禮,她早前翻看了大量中國近代史資料,更參觀了香港歷史博物館的抗戰勝利展覽,令自己感覺到今日擁有的一切,都是前人所作的犧牲和努力,也提醒自己作為法律界人士,有責任維護基本法及「一國兩制」,出一分力貢獻國家。

狄志遠湯家驊:顯示中央願溝通

民主黨黨員狄志遠稱,解放軍無論隊形、參與軍人的身材、士兵顯示出的力量及精神等,都具有極高水平,步操時威風凜凜,自己過往只能透過電視觀看,今次能夠親歷其中,實在難能可貴,「雖然不至於如小學生旅遊的心情,但都感到很興奮,希望到時不會失眠。」他又稱,今次獲邀的反對派人士全屬「溫和中的溫和反對派」,大家願意出席參與,證明反對派亦希望與中央溝通,相信本着求同存異的原則,溝通之門會繼續打開。

公民黨前黨員、「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亦稱,今次獲邀出席閱兵,顯示中央政府有意與香港反對派溝通,但對於只有3個名額,其他反對派未有獲邀,也感到有些失望。他又稱,理解到今年正值區議會選舉,中央對反對派存有「戒心」,態度傾向保守,但希望中央政府能夠理解,與反對派建立溝通渠道,對香港未來的政治發展起着一個關鍵性的作用。

相關新聞
校友抵制政客脅迫校委會 (圖)
陳文敏心腹惡言辱示威民眾 (圖)
3257校友與會 驗手帶入場 (圖)
教育局籲各方勿施壓干預
話你知:畢業生議會決議無約束力
港各界285人赴京出席大閱兵 (圖)
中環明辦紀念儀式 曾俊華等高官出席
獲邀人士:意義大 感榮幸 明責任 (圖)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香港特區代表團名單
政府為全港幼園80中小學驗水 (圖)
特寫:反對派借鉛「抽水」 林鄭用科學還擊
特稿:家長憂心擬送飯 學生指鉛少不怕 (圖)
從「小」飲到「大」 嶺大鉛水超標2.5倍
劏房空污衰過路邊 超標4倍 (圖)
旅客續跌 特首籲護「好客城市」 (圖)
馬會投注額近2000億增一成
迪園「詭城」玩「驚」歷 9月推網預售平票 (圖)
電騙收錢婦重囚28月 (圖)
歹徒開學日追債噴漆「點錯校」 (圖)
吸塵機藏K仔 副學士女生被捕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