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上周一指,「值得留意的是,上周四(前周四)道指連續第二日大升369點,上周五(前周五)A股上證綜指亦大幅上升148點或4.82%,但當天恒指高開低走,3時後更由升轉跌,收報21,612點,跌226點或1.04%。若由開市最高位22,424點起計,總共跌了812點,弱勢畢現。」
事實上,上周一港股恒指高開低走微升58點,周二中國內地公佈8月官方製造業PMI指數跌至49.7,為6個月來首次處於盛衰分界線之下。受此影響,恒指最終挫485點或2.2%。翌日,外圍偏軟,資金避險令恒指再跌250點或1.2%,收報20,934點,創逾兩年以來即市低位。
港匯轉強 股市仍弱
然而,上周一港匯持續強勢,曾觸及強方兌換保證價7.75元,金管局兩度接錢,合共注資155億元,為今年4月底以來再度注資。不過,注資消息公佈後,港股跌幅卻顯著擴大,並以接近全日低位收市。
這次港匯轉強,並非因為有熱錢湧港並進入股市,而是因為人民幣拆倉潮蔓延,引發投資者沽售人民幣換回港元避險。
人民幣短期續有沽壓
過去10年,人民幣升值逾兩成,且每年有約3厘定存回報,人民幣定存成為不少大型企業的穩定投資資產。不過,人民幣匯價上月累跌逾3%,明顯蠶食定存的收息,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下,其3厘定存利息已不夠吸引,故陸續有相關資產拆倉換回港元,預期短期內仍有人民幣沽壓。
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發生轉變,加上內地總需求的內生動力乏力,製造業已出現連續41個月的出廠價格下滑和過剩產能的蔓延,經濟仍然疲弱,環球金融市場因此動盪難平。
前景不明朗,投資取態偏保守,即使將人民幣換回港元,亦未必流入股市。■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陳羡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