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生活理財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電話騙案屢得逞 智能手機成幫兇


放大圖片

■內地早前就有「激將法」的短訊詐騙。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偉聰)電話騙案今次能在短短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騙去以精明見稱的香港人達1.2億元,確是罕見。有業界人士推測,騙徒之所以屢屢得手,相信與智能手機的個人資料被竊嫌疑最大。以往騙徒多靠漫無目的地亂撥電話號碼去騙人,「白撞」手法較易被識穿;今輪騙徒有的能準確叫出受害人的姓名甚至身份證號碼,有的還掌握受害人的工作單位或親友姓名,令受害人難辨真假。如此詳細的資料外洩,相信是受害人的智能手機中毒而不自知。而此輪騙案亦由以往騙徒的個人式行動轉為「跨境集團式」分工合作,提高了騙案的「成功率」。

現今智能手機主要的系統平台為Google推出的Android以及Apple的 iOS,當中Android以開放聞名,廣受中外的手機生產商應用。但在開放的背後,Android系統暗藏着不少手機安全的問題,更成為不法分子攻擊的對象。當手機內的資料被騙徒掌握後,騙徒根據通訊裡的稱謂及圖片,很容易就可以還原出受害人的親友關係圖,然後進行詐騙。

Android最易中毒外洩資料

現時Android系統保安上主要存在三大問題。首先是使用Android系統的手機並非每個型號均可更新至最新版本,未能定期除蟲防毒,做好保安防護工作。現今電腦病毒日新月異,電腦的防毒軟件亦要經常更新,但使用Android系統的手機生產商,每年推出大量高、中、低階手機,卻在系統更新方面,特別是中低階手機,遠遠追不上出機的速度。

手機保安需通過升級系統軟件作出更新,手機系統過時代表駭客隨時有機可乘。現時市面上大部分手機在推出一年後便不會再提供系統更新,但不少人用手機都至少1年以上,以致不少手機的操作系統仍停留在一兩年前的版本。

Android系統另一大問題就是App審批過於寬鬆,令駭客可輕易發佈內藏木馬程式的App。一個新App要在Apple的App Store上架,必須經過嚴格審查,一般需要一兩星期時間,但在Google Play上架最快只要一分鐘。Google Play在審批上的做法是「事後審查」,在有用戶「中伏」後或接到投訴才會查核該App,將其下架。這就有如警察巡邏,待有事發生才出動,並不如蘋果般,早在事情發生前將其攔截下來,避免用戶「中招」。

不少駭客會下載Android App整個安裝檔(.apk)後作出改動,如加入木馬程式等,再重新包裝放上網供用戶下載。Android用戶除了Google Play外,亦有不少途徑可以下載App的.apk,更有不少用家為免付費下載,特意到非官方的渠道下載「開心版」的盜版程式,但這些渠道大多缺乏審查,使用時風險非常大。不時傳出,有內地手機應用商店會「改裝」WhatsApp、facebook等軟件,再將用戶的個人訊息傳到內地。駭客更可將木馬程式加入「山寨App」,以盜取個人密碼、信用卡資料、通訊錄、電子郵件地址等圖利。

最重要個人提高警覺

自智能手機面世以來,猶如每人手執一部小型電腦,內藏資料早較以往重要得多,個人資料、親友的電話號碼及圖片、自己的銀行、信用卡資料等等。就手機保安不外乎設定複雜的密碼、不要隨便下載不明應用程式、從官方平台Google Play及Apple Store下載手機防毒軟件,以阻止及移除手機病毒,亦不要為手機越獄(Jailbreak),破壞手機內的保安系統,同時要保持系統更新。

不過,亦不要以為在Google Play上架的軟件就一定可靠,早前就有一隻名為「Virus Shield」的偽防毒程式,在Google Play以3.99美元發售,最終數千人受騙損失金錢,所以最重要的都是個人提高警覺,了解不同騙案。

相關新聞
識穿電話騙徒蠱惑招 戒貪戒慌保平安 (2015-08-24) (圖)
電話騙案屢得逞 智能手機成幫兇 (2015-08-24) (圖)
年輕人較長者更易「中招」 (2015-08-24) (圖)
7 月至8月13日假冒內地官員電話騙案情況 (2015-08-24) (圖)
美聯觀點:中國的難關不在股市 (2015-08-24)
財技解碼:港股連跌5周 留意超賣反彈 (2015-08-24)
專家教搵 投資新目標 (2015-08-17) (圖)
部分銀行港元、澳元及紐元定存息率 (2015-08-17) (圖)
高息股5厘回報更可觀 (2015-08-17)
巴克萊推介受惠人民幣貶值股份 (2015-08-17)
人仔貶值 內地網購更着數 (2015-08-17)
美聯觀點:人民幣資產長線仍看好 (2015-08-17)
財技解碼:人行須妥善管理人幣貶值預期 (2015-08-17)
網購食品貼士 阿樂唔會變阿驚 (2015-08-10) (圖)
十個港人八個網購 (2015-08-10) (圖)
熱門網購食品 (2015-08-10) (圖)
精明小貼士 (2015-08-10)
美聯觀點:人民幣進入SDR不遠 (2015-08-10)
財技解碼:A股不患資金患信心 (2015-08-10)
手機錢包 購物用得 轉賬亦得 (2015-08-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生活理財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