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電車是本地歷史最悠久,又仍然繼續運作的交通工具。 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
編者的話:近日港島不少傳統文化成為了熱門課題,如有建議取消電車於中區的路段、業主提出重建灣仔同德押等,編輯部因此組織了港島文化保育系列,除了解近日的爭議外,亦介紹這些傳統文化,以至進行文化保育時面對的挑戰。
今年7月27日,智仕顧問有限公司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建議書,提出取消德輔道中至金鐘道的電車路段,騰出道路來改善交通擠塞問題。建議提出後引起多方面的反對聲音,有多個團體組織起捍衛電車大聯盟,發起市民簽名、一人一信等行動,要求政府取消顧問公司的申請。下文將會列出正反雙方的意見,以及電車在香港文化中所扮演的價值,最後再找出電車能於香港生存多年的原因。 ■羅玉芬博士 兼職大學講師
行路真的快過電車嗎?
前政府規劃師、現任智仕顧問有限公司董事薛國強認為,在今天的香港社會,電車已經不合時宜,因為低效益、低效率,不利於城市發展。加上港鐵西港島線於上年年底通車,取代了電車從金鐘至西環的服務,電車已完成「歷史任務」,是時候被淘汰。意見提出後,社會立即出現反對聲音,本段將會分析雙方的理據︰
1. 電車阻路
取消︰電車佔用了德輔道中30%的路面,造成交通阻塞。取消電車路段,可以騰出更多空間給予其他車輛,紓緩塞車情況。
保留︰多個研究發現,私家車才是主要的道路使用者,所佔的路面面積超過40%,有時更高達70%,造成交通擠塞、行車不暢順等問題。
3. 環境污染
取消︰電力是電車的能源,而生產電力過程必然排出污染物,如二氧化碳。取消電車一方面等同關閉發電廠,另一方面使其他車輛行車暢順,減少因塞車而排出的廢氣,改善空氣質素。
保留︰多個國際及本地環保團體已經證實,經由車輛排出的廢氣是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相反,電車是零廢氣、低排放的交通工具,現時已有許多國家復辦並擴展電車、輕軌等交通服務,並稱電車是可持續發展的交通工具。
2. 「行路比電車快」
取消︰除了車速慢之外,電車時有塞車情況,浪費交通使用者的時間。取消電車可使道路交通暢順,提高道路使用的效率。
保留︰電車的時速可達45公里,不屬於行車緩慢的交通工具,但很多時因其他車輛佔用電車路軌,反而令電車減慢行車速度。
4. 低效益、低效率?
取消︰電車佔路又效率低,中區在極近的位置已有金鐘和中環兩個地鐵站,可完全取代電車的位置。
保留︰香港電車職工會名譽會長何志堅指,德輔道中及金鐘道電車是最密集的服務路段,每日提供1,400班次,每輛電車可接載約100位乘客。
既是集體回憶 亦屬知名地標
電車的去留問題之所以能夠引起民間的廣泛迴響,是因為它已成為香港大眾的集體回憶,亦是國際知名的地道文化標誌。
電車路軌記載發展
提起「叮叮」這個詞,相信對於大部分香港人來說都不會陌生,這個暱稱的起源是電車在行駛的時候會發出「叮叮」鈴聲提醒行人。「叮叮」自1904年成立並投入服務起,至今已陪伴香港人111年,是本地歷史最悠久,又仍然繼續營運的交通工具。
對香港人來說,電車含有很多回憶,從香港發展的歷史上來說,電車記錄了香港島的發展,電車軌的位置就是當年香港的海岸線位置;從香港人生活上來說,電車亦陪伴着香港人成長,成為不少情侶約會、親子相處的地點。既然電車對於香港人來說是回憶所在,因此就不難理解「取消電車」這個建議會引來多少香港人的憤怒和批評。
電車亦是很多遊客對於香港的印象,大部分介紹香港的旅遊指南,都有推介電車遊覽港島的部分,去年知名旅遊網站TripAdvisor更頒發「2014年度優等證書」。
巴金最愛「遊電車河」
不少遊客都愛乘搭電車,觀賞香港中西合璧的街景和繁華,而且均對電車有很深的印象,其中最著名的當數撰寫了《激流三部曲》的巴金,他多次來港均「遊電車河」,對雙層電車讚不絕口,並把電車寫入文章。
車資全港最平 力爭現代化
電車面臨被「叮走」已不是第一次,自1980年代以來,已不斷有聲音要取締電車,但最後均未成事,原因除了香港市民對電車的特殊感情外,主要在於電車成功進行現代化。
電車的車速相對較慢,對於以效率為主的香港來說本來是「死罪」,但電車卻以另類的效率來留住顧客,原因在於港島中西區長期擠塞,特別是上下班和午飯時間,但電車因為有電車道的關係,較不受擠塞影響,因此吸引了不少市民選擇,甚至出現電車滿座的情況。至於是次被建議取消的中西區路段,由於中西區主要是商業區,大量白領在區內上班,但區內食肆不足,因此不少白領都在午飯時間選擇搭乘電車到灣仔及銅鑼灣享用午膳。
車資亦是電車吸引的重點,在每日行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中,電車的車資是最低廉的,成人每程2.3元,小童每程1.2元,方便很多低收入家庭、老人家、速遞及跑腿從業員等。
電車公司近年希望把電車變得更現代化,例如引入空調電車就是其中一個方向,可惜現在仍因為供電問題而未能投入服務。除此以外,電車公司亦計劃開拓業務,如在西九龍文化區、舊啟德機場地段、灣仔新填海區等地,都提出建立新電車路線的申請。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試指出是次建議取消電車的理據。
2. 承上題,你認為這些理據成立嗎?試根據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3. 有人指現時電車的存在價值只是香港人的回憶,你同意嗎?
4. 資料中提及電車存廢問題已被多次討論,但電車仍存在至今,你認為原因何在?
5. 除了取消電車外,你能提出其他改善中西區交通擠塞問題的方法嗎?■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樂泓
答題指引
1. 同學可根據資料中指出取消的理據,如阻塞交通、污染環境等。
2. 同學可從資料中找出例子,評價這些理據是否成立,如阻塞交通一段,就應考慮雙方何者較為符合現實情況。
3. 這題的重點在於電車的存在價值,同學應留意「只是」這兩個字,若能指出其他的價值,如廉價交通工具,就能推翻「只是回憶」這個論點。
4. 這題可參考資料中電車如何適應現時的環境。
5. 這題需以自己的知識作答,同學可舉出如限制私家車數目等言之成理的方法。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樂泓
延伸閱讀
1. 《工聯反對「叮走」叮叮》,香港《文匯報》,2015-08-25。 http://pdf.wenweipo.com/2015/08/25/a09-0825.pdf
2. 《電車史話》,香港電車。https://www.hktramways.com/tc/our-story/
3. 《德輔道中及金鐘道的電車路段(西自租庇利街,東至軍器廠街)》(申請編號Y/H4/10),城市規劃委員會,2015-07-27。http://www.info.gov.hk/tpb/tc/plan_application/Y_H4_10.html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樂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