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筲箕灣避風塘火燒連環船,艇戶中秋痛失家園,掀動港人的心。
香港上世紀仍有相當龐大的人口居住在避風塘,避風塘火警釀成的悲劇時有發生,對於有歲月經歷的人來說,記憶猶新。
今天香港漁業式微,又因政府歷年填海需要,大多數漁民已被遷上公屋,目前留在避風塘的,已非昔日的水上人,他們分別持有不同的船牌,有住家艇、漁船,也有遊艇,而且以遊艇增加最為明顯。昔日的避風塘文化,也不復見。
香港的避風塘文化,是香港的重要一頁。對於年輕一代來說,除了吃「避風塘炒蟹」外,所知不多。
香港因處颱風地帶,早年又是漁港,漁民眾多,居於水上,颱風一到,人口傷亡慘重,英國政府早在一八八三年建了銅鑼灣避風塘,讓漁民得以避風。一九零六年「丙午風災」死了一萬五千人;一九零八年又因颱風死了四百人,政府才立下了決心,於一九一二年動工興建油麻地避風塘,一九一六年完工,當年耗資二百萬港元。
油麻地艇戶人口最高峰達十萬人之多,早年政府曾發經營牌照予「船上小販」及「小艇小販」,避風塘不單是水上人的居所,又是消費場所。飲食艇出售艇仔粥、雲吞麵、炒蜆、東風螺等美食,還有西式汽水、雪糕、生果、西餅、煙仔等,甚至有些艇戶還經營唱曲遊艇河。
水上人生活居住地方狹窄,生兒育女多,生活困難,有些水上人家的女孩被賣落妓寨,做了海上妓女,固又有「花艇」的存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粵語流行歌手,外號「粵曲王子」鄭錦昌,就有一首《海上風光》,就是描述當年的「花艇嬉浪潮」。
一九九二年油麻地避風塘展開填海工程,開闢「西九地段」和興建機場幹線。政府需要把漁民遷戶,大部分上岸入住了公屋,其中就包括愛民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