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昨日通過「十三五規劃建議」,有關港澳部分提到「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香港社會各界認為,香港在「十三五」規劃中仍佔有重要地位,說明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和信任,國家仍是香港的強大後盾。港人應在國家戰略部署下把握機遇,發揮自身優勢,放下爭拗,才能迎上國家發展列車。
梁君彥:香港值得鼓舞
全國政協香港委員、經民聯主席梁君彥表示,「十三五」規劃香港部分反映國家繼續支持香港特區,中央這樣看重香港,實在值得鼓舞。他說,中央政府亦看準了香港屬於一個開放式經濟體,希望日後推動「一帶一路」策略和東盟組織的發展等,香港能發揮積極作用。
梁君彥又認為,中央在「十三五」規劃中對港澳的重視,為原已踏入寒冬期的香港經濟,打了一支強心針。他希望,立法會內的反對派議員,能夠停止拉布,讓香港社會健康發展。
陳鑑林:中央重視香港
全國政協香港委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昨日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從中央政府最新公佈有關「十三五」規劃香港部分可以看出,中央仍然重視香港;香港在國家重要規劃部署上,仍佔重要位置。
就「十三五」規劃指明港澳對外開放的地位功能,支持港澳經濟發展改善民生,陳鑑林認為,隨着國家推動「一帶一路」戰略,港人更應把握機遇,透過香港本身的優越條件,積極配合國家戰略,以改善香港經濟,從而令民生問題得到妥善解決。他呼籲港人應放下各種爭拗,集心合力,迎上國家的大機遇。
姚思榮:掃除香港憂慮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指出,過去一年,香港發生了「佔領」、針對內地人的反「個人遊」等激進行動,以至出現很多離間中央與香港特區關係的言論,刻意製造大量矛盾,一度令人擔心中央會否收緊對香港的支持,減少對香港的依賴,令香港作為國家「走出去」的窗口被其他城市取代。不過,昨日發表的「十三五」規劃香港部分說明,香港不但保持地位,中央更承諾繼續提升港澳在國家發展的地位和功能,明確對香港的支持和信任,掃除香港社會一些憂慮。
他認為,這些政策進一步說明,在「佔領」行動後並無動搖「一國兩制」,中央繼續支持香港改善民生、推動民主,令社會和諧發展,國家仍然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