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仙工奇製」中印文明互動的史證 故宮博物院逾40文物亮相中大


放大圖片

■鑲金嵌玉石雙耳軍持

中國與印度同為文明古國。在印度歷史上,莫臥兒王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這一歷史階段中,中國與印度的文化交流也進入了繁榮的階段。不少藝術珍品伴隨文化的對話進入到了中國。今次,故宮博物院借出其珍藏的40餘件文物前來香港中文大學進行展覽,獲得各界矚目和好評,也是香港一次非常重要的文化盛宴,感受兩個文明古國的輝煌歷史和藝術瑰麗。■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匯

據了解,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與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的「仙工奇製:故宮博物院藏痕都斯坦玉器精品展」,已經於日前開幕,展期至明年2月28日。中大方面表示,承蒙中大文物館館友會贊助,中大文物館獲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其500餘件印度莫臥兒王朝玉器藏品中的40件精品來港展出。這將是香港乃至內地的第一個相關的專題展覽,絕大部分展品從未經展出。因此,展覽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歷史以及人文價值。

展品類別盡顯文明交融

中大文物館在展覽前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典禮,主禮嘉賓包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乃恩先生、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處長彭婕女士、中大文物館館友會贊助人沈祖堯夫人、中大文物館館友會主席戴莎姬女士、中大副校長許敬文教授、中大文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莫華釗先生、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梁元生教授、中大文物館署理館長姚進莊教授及副館長許曉東教授。

據中大方面介紹,清宮舊藏一批獨特的玉器,清代文獻稱之為「痕都斯坦玉器」,相當於現今西方學者所謂的伊斯蘭玉器,實則包含15世紀以後中亞以及帖木兒(1370-1570年)、薩菲(1501-1736年)、莫臥兒(1526-1857年)、奧斯曼土耳其(1299-1922年)各王朝的玉器,其中尤以莫臥兒王朝玉器最為精彩。莫臥兒玉器是18世紀大量進貢清代宮廷的舶來品,其類別多樣,工藝精美,有着靈活多變的幾何形狀,主要用作各種器皿,如碗、盤和高腳杯。清朝乾隆皇帝對這些外來器物十分傾心,曾對其題詠大量御制詩。是次展覽展品以17至18世紀印度莫臥兒王朝玉器為主,另有少量中亞的作品及清朝的仿製品,體現了清廷和西域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此外,展覽費用全免,歡迎公眾參觀。

中大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於2014年簽署了五年合作備忘錄,此次展覽是兩家機構在合作框架下的首個合作項目。同時,亦是雙方探討小型研究性質展覽的新嘗試。配合展覽,文物館將出版學術圖錄,並舉辦公開講座、工作坊及印度玉器工藝示範,讓公眾對莫臥兒王朝玉器有更深入的了解。

曾有民間仿製之熱

根據展覽資料顯示,今次展覽的「痕都斯坦玉器」,清代皇室乃是主要的使用者。雖然印度的莫臥兒王朝玉器極為精美,乾隆皇帝也非常喜歡這一類玉器,但是清廷卻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原樣仿製,有觀點認為,這可能與當時的玉器不難獲得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在仿製玉器方面,清國更多是將「痕都斯坦玉器」的造型、表現方式以及風格,融入到清代皇室的玉器製作中。

資料顯示,清代中晚期的玉器表面鑲嵌玉石組成各種不同的圖案,相信便是受到奧斯曼土耳其以及莫臥兒王朝玉器風格的影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痕都斯坦玉器」的主要使用者乃是清代皇室,因此一般官員或是平民百姓,很難接觸到這一類藝術品,故而傳入中國時並沒有在民間掀起仿製的熱潮。民間仿製的出現,乃是在19世紀和20世紀交匯的動盪年代中,清宮中的玉器流出,加上工匠返鄉,民間掀起了仿製的熱潮。據悉,這一時期的玉器品,器身較為瑩薄,花葉枝蔓混合了中印兩國的風格,結構也比較複雜。有趣的是,這一類作品,幾乎多為歐美博物館收藏。

在藝術史中,明代的玉器工藝成就並不如其他朝代那樣突出。這與莫臥兒王朝的玉器製作有很大關聯。當時莫臥兒王朝的玉器製作,不僅在首都德里,也分佈在德干高原北部、西部以及中部。那時,玉器製作的玉料來源地,主要是中國新疆。這使得明代的玉料來源供應一度受到了影響,間接使得明代的玉器成就未顯突出。

玉美之下的文明懷古之情

今次展品,是中印兩國古代玉器成就的體現,也是兩國文明互動的歷史明證。文明古國之美,不僅美在悠久的歷史,更在於歷史長河中對細節生活的不斷追求和考究。

從展品類別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玉器,絕不僅僅是裝飾品或工藝品,而是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每一件作品都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對應的用途。藝術與生活相結合,在當時似乎成為了一種現實。當然,這樣的現實,在清代,也僅僅是屬於皇室甚至皇帝本人。

文明的接受,並不是一成不變。當時的印度玉器傳入中國,也具有了清代中國藝術風格的樣貌與形態。歷史乃是大步向前的,不會停留於原地旋轉,即便有類似,至多也只是押韻的時代尾音。從這個意義上說,玉器之美,乃是美在其不斷推陳出新;美在其沒有墨守陳規或一成不變。變幻才是永恒,這是今人對生活的感悟,但若在藝術的長河中找尋時代、生命與自我人生的意義,則這一命題仍然成立。清代已經成為一個歷史的名詞,成為了史學家們研究的對象,也充滿各種不同的對歷史、對人物的評價。但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則是這些供後人研讀和鑒賞的玉器文物,這或許是歷史的一種沉澱和價值。

相關新聞
薛鳳旋新書剖析《清明上河圖》 (圖)
書評:《來者不懼,去者不留》本土情感寫作所折射的社會問題 (圖)
書介:再讓我說個故事好不好 (圖)
書介:木心談木心:《文學回憶錄》補遺 (圖)
書介:警官的血 (圖)
書介:雨:文明、藝術、科學,人與自然交織的億萬年紀事 (圖)
書介:火笑了 (圖)
徵稿啟事
「仙工奇製」中印文明互動的史證 故宮博物院逾40文物亮相中大 (圖)
騎樓:一種歷史,一種文化,一種情懷 (圖)
百家廊:站台
琴台客聚:金學三大派
生活語絲:天后廟
淑梅足跡:憶記李小龍 (圖)
七嘴八舌:孩子快樂繫於學校家長的思維
翠袖乾坤:綑綁式促銷浪費資源
網人網事:最新鮮的年度詞彙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