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張其成。 記者聶晨靜 攝
「我一生下來,毫無疑問是要繼承『張一帖』,成為它的第15代傳人。但是,我卻有自己的想法:中醫畢竟只是治病,而治人的關鍵在於治心。」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張其成的辦公室裡,這位內地「國學養生第一人」,向記者講述他的中醫認知與國學情懷。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王曉雪、聶晨靜 北京報道
張其成出身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世家,父親為內地首屆「國醫大師」李濟仁,母親則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舜華。與四個弟弟妹妹不同,長子張其成是家裡唯一隨母姓張的孩子。對此,他曾撰文自嘲為「典型的『張冠李戴』」,而易姓的背後,有茪@段400餘載傳承的醫家故事。
為承絕學隨母姓
安徽歙縣「張一帖」醫家,被公認為當代影響重大的世醫家族,歷史悠久,遠可溯宋代的張擴、張彥仁、張杲三代。自明嘉靖張守仁開始,由於醫術精湛,常一帖(劑)而癒,故人稱「張一帖」,傳至張其成外公張根桂,為第十三代。
「外公膝下無子,但按照祖傳家規,『張一帖』醫術傳男不傳女。」張其成說,萬般無奈之下,外公決定將醫術中斷,「當時12歲的母親就偷蚞ョA被我外公知道了,嚴禁她學,但最後她用毅力和孝心打動了外公。」
張根桂要一心學醫的女兒答應一個條件:終身不嫁。「我媽媽說絕對沒問題。可後來我外婆跟我外公鬧,他就妥協了,退了一步,出嫁可以,但得招上門女婿,生個兒子要姓張。」這意味荂A張其成自打生下來,就肩負傳承「張一帖」這一沉重的家族使命。
「此命生來怎奈何,前路辛苦後奔波。可憐一對賢夫婦,專為人家養老婆。」張其成說,這是外公曾寫下的一首打油詩。「他很有才,醫術極高,但當年他為家傳一事而整天鬱鬱寡歡,唉聲歎氣。」一代名醫的外公,自己卻未至半百而亡,張其成感慨:「主要是心病。」
立志做「精神的醫生」
幼承庭訓,本該繼承祖業,成為一代名醫。然而,許是冥冥之中有「某種使命」,張其成自小喜好安靜讀書。來家裡看病的人太多,他嫌煩,便一個人躲到二樓去看書。從那時起,淵博精妙的國學便在少年張其成的心中埋下了種子。
中醫治病,張其成卻更想「治心」。兒時的他就隱隱意識到「心病」才是最大的病,並立志要做「治心的醫生」、「精神的醫生」。國學,讓張其成找到了可以治療「心病」的方法,在他看來,國學也是中醫的基礎和源頭,所以「弘揚國學比弘揚醫學更加有意義。」
「我找到了這種使命,然後一直為之奮鬥。」「文革」後,張其成如願考入大學中文系,後又入北大攻讀哲學博士,先後師從訓詁專家錢超塵、易學泰斗朱伯崑,學習儒道禪。隨蚞Е萿熔`入,張其成越發感到「國學是中國人的心靈家園」。相比於中醫對單個的人身體的治療,國學對群體人心的治療顯得更為緊迫重要。
「易貫儒道禪 道統天地人」
張其成用「一源三流」來形容中華文化的基本結構:一源,為「易」;三流,即儒道禪。「易貫儒道禪,道統天地人。」對於易學,張其成十分推崇,1992年他主編出版內地第一部《易學大辭典》,1997年首次提出「易道主幹」說,認為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一言以蔽之,為「大易之道」,即「陰陽中和」。
「國學者,人生之學也;國學者,修心之學也。」張其成說,國學目的在於提升人們對人生的幸福度和精神的皈依感。而學習國學的目的在於「修心」--修天地之心、民族之心、組織之心、個人之心。「修心,是重塑中華民族的信仰、找到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的過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民族精神文化的復興才是關鍵。」
傳承國學 重塑國魂
自2004年起,張其成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內地著名高校擔任國學課程特邀教授,獨立開設國學五經弟子班,目前是內地唯一系統講授國學五經的國學導師。
2011年,張其成發起設立國學基金,並捐資一百萬元。數年來,已在遼、魯等地援建一百所公益數字圖書館,並舉辦六期國學公益夏令營,捐助20期《光明日報》國學博士論壇。他立志要「讓青少年學國學、用國學,敬畏易道,傳承國學,弘揚國粹,重塑國魂。」
身為政協委員,張其成在全國兩會呼籲加強高校國學通識教育,建議中小學語文課本多增加系統化的國學經典內容,尤其要加強「八德」教育。多年來,張其成一直以弘揚中華文化、構建心靈家園為使命。「找到了中華文化的源頭、中華民族的心,我覺得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