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1月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學生選年度大事 台粉塵爆居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不少人都趁年頭年尾回顧去年大事,學友社昨日就公佈「第二十四屆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近7萬名中學生票選30則2015年新聞,最終台灣粉塵爆炸事件以約4.6萬票、66%的得票率成為中學生心目中的「年度大事」。食水含鉛、伊斯蘭國處決日本人質及天津大爆炸,則依次成為第二位至第四位的新聞。學友社分析指,過去4年每年30則候選新聞中,均有7則至10則屬國際及兩岸新聞,反映學生近年多能涉獵本地及國際新聞,關注新聞的廣度有所提高。

該選舉於去年11月16日至12月11日進行,共收回118所中學的選票,有效投票學生人數達69,557名。今年的票選結果顯示,國際及兩岸的新聞排名較前,十大新聞中,僅得3則為本地新聞,分別是排第二位的食水含鉛風波、第七位的叮噹配音員林保全逝世、以及第八位的港鐵拒大型樂器入閘,其他均為國際、內地、台灣、甚至外星新聞,包括第五位的美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第六位的曼谷四面佛炸彈爆炸、第九位的韓國新沙士爆發及第十位的火星或有液態水。

突發現場震撼 學生印象更深

對於今年中學生十大新聞以突發新聞為主,學友社認為,隨着智能通訊設備廣泛應用,突發新聞事件發生時,不少在場的人都能夠即時拍攝,並發佈消息至不同新聞網站或社交媒體平台,加上現場震撼的畫面,亦令學生對有關新聞留下更深刻印象。

本地政治新聞則主要集中在第二十位至第三十位之內,不少都是過往數年本地政治新聞的延續,如第十四位的「佔領」一周年、第二十一位的「反水貨客」等,反映中學生對本港政治新聞的事態發展持續關注。

而隨着資訊海量湧現及迅速傳播,學友社建議中學生應多角度思考及分析新聞,並以明辨慎思的精神,閱覽不同媒體的報道以掌握事實,加強閱讀新聞的深度。

相關新聞
「傑出勇士」勉港人逆境自強 (圖)
特稿:殘病之軀 活得精彩
逾半學童嚮往父母陪玩樂 (圖)
微觀點:獅子山下不言「灰」
港人展望今年 九成看法「灰」 (圖)
元旦日賽馬 旺丁又旺場 (圖)
6000萬新年財 (圖)
元旦「好」嬰成雙 父母喜收新年禮 (圖)
逾2600健兒冬泳迎新
規管旅業新例 業界闊佬懶理 (圖)
註冊導遊協:帶團戴證是「榮譽」
200醒獅「鬧港」 盼展新景象 (圖)
工聯元旦遊行 促撤MPF對沖 (圖)
「金茶王」工展沖鴛鴦 「沖出好未來」 (圖)
中學生選年度大事 台粉塵爆居首
3月不追加撥款 高鐵或停工 (圖)
陳鑑林月中公佈立會接班人
馮煒光批網民「改圖」屈特首
劉慧卿棄選立會 盼為國為港做事
民記新年祈願:社會和諧續進步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