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補習社「山埃貼士」 考評局講座「解毒」


放大圖片

■考評局昨日舉行「考評解碼101講座」,解構公眾對文憑試的迷思。姜嘉軒 攝

唐創時張光源破坊間迷思 文憑試不會出「截稿」後社會議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姜嘉軒)新一屆文憑試將於3月開鑼,為解構考生對文憑試的種種迷思,考評局昨日舉行「考評解碼101講座」,秘書長唐創時提供了不少「應戰小貼士」,包括由於考卷因要趕及印刷,擬題程序普遍於1月完成,變相說明「死線」後發生的社會議題將不納入考試範圍;他又特別提到部分補習社鼓勵的學生隔行作答、刻意「填滿版」,假扮作答內容充實,但其實是「山埃(貼士)」,因此舉只會浪費時間,勸喻學生不要上當。

考評局昨日邀請了秘書長唐創時及前考評局發展及教育評核總監張光源解構公開考試流程及坊間迷思。在問答環節上,有與會者問及一般考卷於何時完成擬題,唐創時指各科目考期不一,故擬題「截稿」時間各有不同,不過因印製考卷工作繁複,需排期交由指定的保密印刷組進行,「故一般會在每年1月完成擬題工作。」

多讀時事有用 答題首重質

部分科目如通識卷涉及時事議題,1月「截稿」即代表往後的社會議題將不納入該年考試範圍。唐創時笑言了解這種想法,但勸學生不應猜測擬題工作完成的時間,「這對學習並無好處。」張光源亦指部分學生只蚨穧珚桵d圍,對於無直接關係的時事新聞不屑一顧,「但其實多讀時事有助學生寫作及口語技巧,絕非無用。」

活動上有學生提到文憑試作答時間倉促,似考核學生寫字速度多於評核學生能力。張光源澄清指,考生答題應「重質不重量」,唐創時進一步解釋時表示,「若題目只是要求學生寫對3個重點,但個別學生卻寫了7點至8點,而各重點又無所關連,甚至互相矛盾,不僅無助分數,甚至會造成反效果。」他又特別提到通識科答卷備有多頁答題紙供學生作答,但部分補習社教學生應考時刻意填滿所有頁面才算好,鼓勵學生「隔行寫」或「寫大隻囍r」,唐創時重申,這些均是「山埃(貼士)」,毫無根據,考評局提供多頁答題紙,目的是讓學生有位置刪除及修改答案。

補習社「貼中」屬商業手段

有家長則稱,現時補習社似乎比一般學校教師「更了解公開考試出題」,並引述過去有補習社曾「貼中」會考作文題「檸檬茶」作例子。唐創時回應指局方「經查證並無(貼中)此事」,而補習社宣傳的所謂「貼中」或有很多學生奪「5**」,都是商業手段,「成績唔好(的學生)會被篩走,加上補習社往往利用豐厚獎品吸引有把握獲佳績的學生報讀。」故坊間的宣傳不宜盡信。

至於英文科閱讀卷該如何選擇較淺的B1卷或是較深的B2卷作答,這個難題一直困擾無數考生。唐創時表示,B1試卷就算表現出色,最高分只達4級,過去有部分學生明明有高於4級的能力,卻因選錯卷而影響了表現,十分可惜。他提醒考生,試前應及早決定選答哪份考卷,「切勿等到開考時,看畢兩份卷才決定揀容易的作答,這只會白白浪費時間。」另考生可在試前跟老師商討,參考過往表現,以評估作答哪份考卷能較有把握獲得佳績。

相關新聞
補習社「山埃貼士」 考評局講座「解毒」 (2016-01-11) (圖)
常見公開考試迷思及解答 (2016-01-11)
機制有效:副校洩「臨界分數」料影響微 (2016-01-11)
未來之星:未來之星遊深 晤創客賞紅樹林 (2016-01-11) (圖)
綠色校園:中大回收玻璃樽創世界紀錄 (2016-01-11) (圖)
版圖遊戲助學生「玩出前路」 (2016-01-11)
教授辦「常識百搭」賽 奪教院知識轉移獎 (2016-01-11) (圖)
光離胺酸蛋白查癌 港大「間諜」受青睞 (2016-01-08) (圖)
三成校不知教非華語生有津貼 (2016-01-08) (圖)
76%SEN學童家庭叫苦 盼政府支援 (2016-01-08) (圖)
律師會2021推執業試 中大歡迎港大驚訝 (2016-01-08)
校園放大鏡:林炳炎校資訊日 學生統籌表演 (2016-01-08) (圖)
中大下周四研討古代黃金技術 (2016-01-08)
精算試題反傳統 問應否愛「一萬年」﹖ (2016-01-07) (圖)
偶一為之:質素小組審試卷 「神考題」難出現 (2016-01-07) (圖)
教學相長:駕車接放學 推理計風險 (2016-01-07)
融會貫通:《未來戰士》講相對論《哈利波特》談物理 (2016-01-07)
IVE生渣馬「實戰」統籌應變 (2016-01-07) (圖)
立會教委會下周一議TSA (2016-01-07)
教員操守議會擬改組增3家長代表 (2016-01-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