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教育局昨日舉行家長研討會,期望向社會人士進一步講解TSA及釋除疑慮。 溫仲綺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溫仲綺)因應關於全港性系統評估(TSA)的爭議,首次全港性的家長研討會昨晚舉行,以促進溝通。會上教育局、考評局代表及負責檢討TSA的「基本能力評估及評估素養委員會」成員分享專業意見,及說明TSA評估工具的作用等。有出席家長指,研討會有助增強對TSA的了解,亦認同其評估工具有助子女就讀的學校改善學與教。
教局考評研討會解惑
TSA家長研討會昨晚於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舉行,與會人士包括教育局助理秘書長(評估及支援)陳巧敏、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香港教育學院評估與評鑑講座教授莫慕貞和家校會主席湯修齊等,部分身兼檢討TSA委員會成員。
昨日研討會約有150家長及社會人士出席,而長達兩小時的研討會中,陳巧敏首先講解TSA目的、設計、實行、學校支援和用處等等,並詳述部分TSA「迷思」,其中一個迷思包括TSA題目刁鑽艱深。她引用一條小三數學TSA題目:「每捐出7本舊書可得到一個印花,捐出112本書可獲得多少印花?」她解釋,題目按照「基本能力」擬訂,與坊間流傳的練習題目有所不同。
莫慕貞其後就學生學習動機及評估工具用處作講解。她引用由小學提供活動評估資料的例子,有學校小三及小六學生在某年TSA在中文科達標率有八成,但自從小三接收了數名插班生後,小三級中文能力有退步,原來是因為部分學生生活層面較少應用中文,學校遂在課堂及學校活動加入更多生活元素改善。
出席研討會、女兒讀小二的的家長林先生指,活動令他明白TSA有何作用。他認為如不過度操練TSA便不用取消,因數據確可幫助學校改善學與教。不過,有家長則聲稱,因為不認同子女就讀的學校操練TSA,導致他不再信任學校的決定。
討論期間,有家長就應否取消TSA要求出席者舉手投票,席上近150人中,僅10多人明確表示贊成。
另外有消息指,數名檢討TSA委員會成員提出,在更新考試題型讓部分小學先行試考,變相令其他小學暫緩一年參與小三TSA,但建議仍未獲共識,預計本星期的小組會議會繼續討論。而委員會將在下月初正式向教育局提交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