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胡春華向政協委員們通報廣東的經濟發展情況。 本報廣州傳真
企業利潤空間縮窄 轉型升級任務艱巨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鵬飛、帥誠、胡若璋 廣州報道)面對國內國外的嚴峻形勢,2015年廣東經濟總量仍然雄踞全國首位。但是在昨日上午的廣東「兩會」上,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表示,由於外部環境困難,企業盈利下降,區域發展不平衡,廣東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很大。他指出,廣東將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大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戮力強化珠三角優化發展、粵東西北振興發展兩大引擎,從而讓廣東的經濟結構更為合理穩定。
昨日上午,廣東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胡春華在這次會議上向政協委員們通報了廣東的經濟發展情況。當談到廣東省2015年經濟數據時,胡春華表示,2015年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7.25萬億,同比增長8%,人均GDP為6.7萬元,仍然保持在全國第一的位置。
港商或轉戰東南亞
「2015年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標誌着『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廣東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台階。」他也指出,廣東經濟發展也面臨着較大挑戰,譬如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轉變發展方式任務仍十分艱巨。國際國內市場的持續不景氣,也給廣東經濟造成了較大壓力,許多廣東企業的利潤也因此下降較快。
胡春華對廣東經濟下行壓力的分析,得到了許多委員的共鳴。廣東政協港籍委員、香港興成針織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靜感觸頗深,他坦言,其公司設在廣東汕尾市的廠區近年來一直面臨舖租上漲、工人工資提高的境況,加上人民幣升值進一步壓縮率企業利潤空間,讓許多在內地設廠的港商都開始猶豫是否要轉戰東南亞。「現在廣東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人均月薪是孟加拉等東南亞小國的八倍左右。」
以列席身份出席廣東「兩會」的東莞市台商協會會長翟所領也表示,因為近年來生產成本的不斷攀升,在東莞投資的不少台資企業都搬遷到東南亞等國家去了。他也希望,廣東省可以多從企業角度出發,減輕企業的各種負擔,好讓台資企業能在廣東繼續發展壯大。
發揮毗鄰港澳的優勢
在談到2016年的工作重點時,胡春華說,廣東將繼續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為此,廣東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推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加快推進改革開放、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他表示,廣東區域內發展不平衡已經十分嚴重,這個問題一定要加快解決。與此同時,廣東要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發揮毗鄰港澳的優勢,加快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
「廣東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要承擔應有的責任。」胡春華也特別提到深圳光明新區渣土受納場「12.20」特別重大滑坡事故,暴露出廣東在安全生產工作中還存在一些明顯漏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最後,他希望政協委員們認真履職,為廣東作更多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