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明德學院昨日開辦講座,向學生講解「死亡之卷」應試方法。 姜嘉軒 攝
懶理題型開首即寫「人浮於事」 粗心審題易答非所問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中學文憑試考期將至,中文卷素有「死亡之卷」稱號,有資深中文科教師分享備戰心得時表示,很多考生愛「死背書」,作文濫用範文,例如把「人浮於事」看成「萬用金句」,胡亂用作文章開首;亦有人審題不慎,把「哪種動物最能代表我?」當成「我喜歡的動物」,成績自然慘不忍睹。專家提醒考生,作文卷分數「上落」極大,絕對會影響整科評級,考生宜小心作答。
明德學院昨日邀請兩名中文科主任蒲葦及洪秋燕分享應試心得,逾二百人出席「取經」。
蒲葦表示,對於作文卷,學生愛「死背書」不知變通,部分人不理會面對哪類題型,均堅持用景物描寫作為文章開頭,「根本無考慮過是否合用。」有些學生則把「人浮於事」視為「萬用金句」,愛將之放在文章開頭,也是作文大忌;也有粗心大意的學生,將「哪種動物最能代表我?」當成「我喜歡的動物」作答,結果因離題被扣分,「同學必須看清題目每個關鍵字」,而只懂拋出「金句」並無作用,最重要是清晰演繹到推論過程,並與論點相呼應才算上品。
此外,他又提到「立意構思」是作文卷另一關鍵,構思造作、老套或刻意製造矛盾亦無妨,有時反而更能帶出效果,「例如在公園,你見到有人推着嬰兒車,另一邊廂輪椅坐着老人,從中可以領悟到生命循環」,蒲葦坦言,以上例子雖然老掉牙,但能從平凡生活片段帶出高深立意,可令文章格調昇華。
蒲葦特別提醒考生,作文卷不可失手,「因為作文平均只要得47分至54分已是3級,成績好的同學可達80分;弱的同學或只得30分,相差逾50分」。作文高低分數差距可以很大,加上其他各卷一般給分會較「手緊」,一旦作文失手,基本上很難在其他考卷追回分數。
閱讀卷宜先應付文言文題目
至於得分普遍較低的閱讀卷,蒲葦指考生一般只會取得三分一分數,每一分都很寶貴。對於有學生猶豫要先答文言文還是白話文題目,蒲葦建議考生先應付文言文。「文言文近年愈出愈淺,字詞解釋佔足10分,能力中上的同學有把握拿好分數。」作答閱讀卷時要謹記時刻扣題,多運用相對應的關鍵字眼,以提醒考官「沒有離題」。
今年新設的新卷三「 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分甲乙兩部分。洪秋燕指,兩者前後資料不會重覆,考生可專注先做甲部分,「作答前大約有3分鐘預備時間,考生宜看清問題重要字眼,如發現有題目要求綜合整段錄音,就要提高意識,避免聽漏。」
「聆聽」乙部應從學習生涯找素材
至於乙部分佔80%分數,是「兵家必爭之地」,洪秋燕強調,乙部分無資料供學生抄寫,必須自己構思,但出題一般都是真實生活經驗,學生應從學習生涯中找出有用素材作為答題點子,作答時亦宜加入中國文化元素,「例如問題若提及派飯服務弱勢社群,活動除了有助理解何謂貧富懸殊外,亦可透過服務延伸至惻隱情懷」,這種惻隱之心正正跟中國文化息息相關。
口語個人發言一分鐘「用到盡」
至於口語考卷,分個人發言及小組發言,洪秋燕認為,個人發言一分鐘時間宜盡量用盡,爭取機會表現自己,內容盡量精簡,避免重複其他考生論點。她又特別提到,「德蘭修女」、「李嘉誠」等罐頭例子早已用爛,可免則免。至於小組發言部分則屬於協作,應細心聆聽各考生發言,切忌自說自話,如發現有人離題,應協助對方返回焦點,避免到頭來全組考生均受牽連而影響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