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梁悅琴) 評級機構穆迪繼日前將中國Aa3評級的展望從「穩定」下調為「負面」後,香港的評級展望昨亦從「穩定」下調為「負面」,但維持Aa1的政府債券評級,穆迪認為,香港與內地的政治、經濟和金融聯繫日益緊密,可能會拖累香港的體制實力,香港信用質素的趨勢將繼續緊隨內地,又指內地經濟面走弱可能會導致香港樓價大幅回調。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反駁穆迪對香港政治環境的觀點,認為穆迪的評估是完全錯誤,並指香港按「一國兩制」,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不是有「中國風險」,香港其實是有「中國機會」。
曾俊華指出,香港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完善的金融監管制度和非常健康的財政,而國際貨幣基金會不久前,亦發表報告肯定香港的經濟,並認為,香港有能力應對外圍經濟下行的問題。他表示,儘管穆迪將香港評級展望由「穩定」轉為「負面」, 但對香港穩健的信用狀況和良好的經濟基礎仍然予以肯定。
內地仍是全球增長重要動力
曾俊華表示,在全球經濟前景不穩定及不明朗的情況下,世界各地經濟均將面對顯著下行風險,內地仍將是維持全球經濟增長和穩定的重要動力,而本港將受惠內地經濟結構改變,由投資轉變為消費拉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將會帶動內地對服務業的需求上升,為香港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創造新商機。
不擔心評級影響投資者信心
曾俊華稱,不是所有評級機構對香港的評估都是一致的,相信投資者清楚香港的情況,亦有其他評級機構對本港經濟有更高的評級,稍後會和不同的評級機構討論本港環境,不擔心今次穆迪對香港評級下調會影響投資者信心。
港銀行對內地貸款風險可控
政府發言人指出,穆迪關於內地干預香港的政策制定和落實,以及因與內地政治連繫而產生政治風險的意見,純屬猜測和主觀陳述,缺乏理據支持, 無證據顯示內地干預香港的事務,或香港相關機構在過去一段時間獨立性減低。政府發言人又稱,香港銀行對內地貸款的風險基本可控,原因是借款人大部分是大型國企及跨國企業,信貸質素普遍較高。
穆迪料港GDP未來5年僅微增
穆迪指出,驅動香港降級的因素有三方面,第一、是經濟方面,原因是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貿易聯繫極為密切;第二、是金融體系方面,香港的銀行體系參與內地業務;最後是政治和體制領域方面,各方對「一國兩制」政策存在不同的解讀,隨着內地的影響力增加,香港的體制長遠會失去其獨立性,對香港政策的有效性和可信性產生負面影響。
穆迪認為,由「一國兩制」政策實施引起的社會壓力,香港的政治風險有所增加。短期而言,社會壓力可能進一步升溫,特別是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臨近,而這些壓力會損害政府政策的有效性。
穆迪稱,2015 年,香港本地產品的出口和轉口中,輸往內地的比例分別為 43.6%和53.8%。此外,訪港旅客中77.3%來自內地,高於 5 年前的 63%。
內地對香港貿易業至關重要,而且香港經濟依靠貿易業,這種情況意味着,若內地財務壓力上升導致經濟增長減弱,將嚴重削弱香港的經濟表現,包括透過雙邊貿易渠道造成的直接影響,以及因中國對全球貿易的影響受到的間接衝擊。目前,鑒於香港對內地的出口急劇放緩,加上不利的人口結構趨勢,穆迪預測未來 5 年香港 GDP 將只會小幅增長。
稱內地風險或令港金融樓價大跌
除了經濟聯繫以外,香港銀行業對內地的風險敞口龐大。2015 年第三季度,銀行業對內地的貸款佔總資產的15.7%。由於香港銀行業向內地企業貸款,在內地槓桿上升的情況下,香港銀行業的信用風險將會上升。
整體而言,穆迪認為,最近幾個月香港金融市場波動性的增加已反映了其與內地市場的緊密聯繫,凸顯了風險規避情緒從內地一直蔓延到香港。由於香港的資產對於內地風險敞口較大,若風險規避情緒持續並擴大至更大範圍,就可能會引發香港金融業大幅調整。特別是內地經濟面走弱,可能會導致香港樓價大幅回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