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樂樂養了一隻蜥蜴,賴太就買了相關書籍與兒子一齊看。 陳敏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敏婷)「讀寫障礙」不應該是規限小孩發展的理由,只要有適當的教育方法,讀障學童的表現絕不遜色。有家長以「說故事」模式讓患有讀障的兒子對閱讀產生興趣,甚至主動要求閱讀,小五已經看金庸的長篇小說。有家長則摒棄「一定要看學術書籍」的傳統思維,按兒子的興趣讓他看英文的打機攻略書,令讀障兒子不再害怕文字。
中文老師李花香本身患有讀寫障礙,但在她的成長年代,根本沒有「讀寫障礙」這概念,身邊人只會將她的學業成績差歸咎於「蠢」或「懶惰」,幸而她以「阿Q精神」走過了。中五會考她考了三次,另外再自修一年,終考上了台灣一間大學修讀中文。李老師形容自己的學習速度雖慢如烏龜,但仍非常喜歡學習與看書,連坐車也手不釋卷。
長子兩歲時,李老師辭掉教席專心教子,卻發現兒子與自己年幼時一樣,分不到「p」及「q」;將「吸」讀成「呼」、「頭」讀成「石」,小二時經檢查確認為讀障,李老師才恍然大悟自己不是「蠢」,更決心要好好教育兒子。
聽故事變多 漸增小說興趣
「每個人都喜歡聽故事」,李老師認為學習的次序應該為「聽、講、讀、寫」,「聽了若果喜歡,自然也會開口說」,母子之間的活動最多是說故事,如小說名著、神話與歷史故事也是話題,兒子漸漸對歷史與小說產生興趣,愈聽得多便認識愈多文字,小五時主動請求媽媽帶他到成人圖書館借閱金庸的《倚天屠龍記》,「看完一本又一本,含有較多情愛內容的我就沒有給他看,到中學時他自己統統都看了。」
賴太太的兒子樂樂亦確診有讀寫障礙。樂樂對圖像敏感,爸爸便想到將英文字砌成圖畫,用圖像幫助樂樂認字;樂樂喜歡養寵物及打遊戲機,媽媽便按兒子的興趣,讓他看英文的打機攻略書及飼養動物書,令樂樂不再害怕文字,更自願參與作文比賽。
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最近推出「奇趣書中尋」計劃,鼓勵家長與小孩一同閱讀,旨在重燃讀障學童對閱讀的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