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吳克儉上周六出席一中學的校慶典禮後,遭到逾百名示威者包圍其座駕。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溫仲綺)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上周六出席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校慶活動,離場時座駕遭逾百名學生、校友及街外示威者包圍。該校校長朱國華其後接受部分媒體訪問回應事件時提到「為學生而驕傲」、「學生無大錯」、「不會追究」等字眼,引起爭議。校方昨發通告澄清指,有關報道經刪剪編排,令內容與校方原意或有出入,例如「為學生而驕傲」所指的是學生的「整體表現」,「學生在聯校校慶典禮當天及開放日期間的整體表現中規中矩、大方得體,值得為此而驕傲」。
該校昨日向全校家長發通告,就校慶典禮後的報道作出澄清。通告提到,該校成為傳媒焦點,惟部分媒體的報道未能準確反映學校的教育服務取向,引起各界人士關注,而業界友好亦感困惑。
通告又指,校方明白傳媒報道有局限,如受時間、篇幅、對象、該傳媒機構或其記者或主持的價值取向等影響,「因此經過刪剪編排後,引致部分報道內容與校方原意或有出入」。
該校指,就媒體畫面所見,朱國華的答案並非來自上述問題或回應,而是經媒體刪剪答案,只保留「搶眼」或「搶耳」的片言隻語,或以節錄短句代替完整意思,加上運用剪接技巧和畫面配合,傳遞媒體想要的訊息。
首先,校方澄清指,朱國華曾說過「為學生而驕傲」,但其原意為:「聯校校慶典禮當天及開放日期間,學生的整體表現中規中矩、大方得體,值得為此而驕傲」。當中,強調的是學生的「整體表現」。
其次,有報道引述朱國華稱「學生無大錯」,其實際意思為:「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學生的表現、行為定有未如理想的地方,稍有違規,是並無大錯的」,即指出學生亦有違規之處。
至於他曾在報道提及的「不會追究」學生,原意則為:「校方不採用『追究』的態度去處理學習和成長的事項,但校方一定會跟進,以培育學生成長」,而非校方將放任學生。校方又於通告重申,「對學生在校慶開放日的努力、投入及整體表現,感到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