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康記粥店坐落大坑36年,歷盡區內變遷,卻難敵貴租,於昨日結業。 梁祖彝 攝
36載康記終到謝幕一刻 特色「炸一腸」恐絕跡大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又有傳統老字號食店不敵「租魔」結業收場!坐落大坑36年的康記粥店,多年來歷盡區內變遷仍堅持以傳統製作食材手法,卻難敵貴租,於昨日結業;現年81歲的老闆陳伯伯亦無奈光榮退休。不少老街坊及慕名而至的市民昨日特地前往光顧康記,無不對又一家傳統老食店從此絕跡香江感到惋惜,有食客直言「從筲箕灣至北角都找不到這種食店!」老舖關門,陳伯伯已決定退休,並將手藝傳給兒子,希望兒子可覓得舖位,與街坊再續未了緣。
大坑這一個小社區內,食店、咖啡室等食肆林立,隨着時代變遷,當中不少為近年才開業的「潮食」新店,像坐落大坑京街的康記粥店般,開店至今屹立36年不倒卻是絕無僅有。然而,該店終究敵不過大幅加租,早前貼出「因租金上漲,本店將於5月2日結業,感激街坊朋友三十多年的支持,有緣再會」的告示,連日來立即吸引了不少食客光顧。
粥店昨如常於早上開始營業,有60年炮製腸粉經驗的老闆陳伯伯全日落力做腸粉,「休息時間都無」,只能偷空飲水及以小食充饑。
現年81歲的陳伯伯早年推車仔、做小販賣腸粉,亦曾於大牌檔工作,逾30年前覓得現時的舖位,售賣粥品腸粉。他指出,舖租由當年的千多元,飆升至2014年的約4萬元,最近租約期滿,業主打算再加租,實在難以經營下去,遂無奈選擇結業。
陳伯「任影唔嬲」 做好每條腸粉
康記粥店最獨特之處是以傳統竹板拉腸粉,只見陳伯伯昨日不斷重複倒米漿、加餡料、捲腸粉、切腸粉的動作,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十隻手指都長滿了厚厚的繭。不少光顧的食客不論是堂食抑或外賣,昨日都舉起手機拍下陳伯伯炮製腸粉的照片,陳伯伯亦「任影唔嬲」,只自顧自地繼續他的工作,做好每一條腸粉回饋食客。
康記粥店最特別的小食,是在「炸兩」以外增設的「炸一腸」,即腸粉皮只包裹單邊「油炸鬼」,只售9元,較「炸兩」便宜1元。陳伯伯雖然專注於拉腸粉,但仍不時中氣十足地高呼:「誰要『炸兩』?」
心底難捨結業 外孫感可惜
面對結業在即,陳伯伯口中說:「無話可唔可惜,無得做咪退休囉!」但記者聽得出,陳伯伯心底裡是很捨不得這個「家」。
年僅11歲、經常到店舖玩耍及幫手的陳伯伯外孫志熙,亦對店舖結業感到很可惜,但往後仍會時常探望外公。
老食客愛豬膶粥 大讚抵吃
不少熟客昨日都到店內懷緬一番,廿多年前開始光顧的老食客Christine指出,小時候母親已帶她到康記食粥,最愛吃豬膶粥及叉燒腸。家住銅鑼灣的她,現時平均每個月也會光顧1次。她大讚康記的粥底夠綿,腸粉亦足料,且加價幅度永遠低於通脹,「出面19元吃到什麼?」她對康記無奈結業感到非常可惜。高小姐也是康記常客,她覺得腸粉最好吃,老闆亦為人友善,大嘆難以再找到這麼有特色的食店。
「生客」嘆買少見少 「加租惡頂」
石小姐則是昨日慕名前來,首次光顧的「生客」之一。她表示,從前間中會到大坑當義工,但一直無暇光顧康記,日前知道結業的消息,昨日趁假日特地一試,覺得味道不錯。她續說,康記價錢合理,又指高級食肆愈開愈多,同類小店已買少見少,「業主不斷加租,小商戶根本承受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