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代變遷與社會發展,物價上漲、租金騰飛屬不變定律,小本經營者的生存空間亦愈來愈有限,不敵貴租而要結業的百年老店比比皆是,康記粥店不是第一間,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間。可以預期,富有特色卻不敵時代巨輪的傳統老店,只會逐漸被機械式連鎖食店所取代,一間一間地面對清拆而改建成商廈及住宅。
回想十多廿年前,具本土特色的大牌檔、傳統食店林立,老闆、伙記、食客打成一片,店裡洋溢一片人情味。隨着社會發展以商業掛帥,傳統製作食材的手藝難再傳承下一代,不少老食店因此結業,是唏噓卻也無可奈何。然而,像康記這間老店卻是因為不敵貴租而被迫結業,卻着實令人憤慨。
誠然,商業社會以利益為先是無可厚非,但不少商舖業主其實坐擁不少舖位,是否有必要連區區一個半個富有傳統特色的老店舖位亦不放過,必須大幅加租賺到盡呢?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業主也有經營上的難題,只希望有能力的業主與傳統小本經營老字號商談續租時,能給予多些關顧,讓香港文化得以傳承下去。香港存在不少人情味,但能讓人情味散發的地方卻愈來愈少了。 ■記者 費小燁
|